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二》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门著雨不能归,借得青蓑著片时。

春染万花知了未,云偷千嶂忽何之。

(0)
翻译
出门时遇到下雨无法回家,只好借来一件蓑衣暂穿片刻。
春天的色彩已经染遍万物,蝉鸣声还未响起,云彩悄悄地改变了山峰的轮廓,不知去向何处。
注释
出门:离开家门。
著雨:遭遇雨天。
归:回家。
青蓑:青色蓑衣。
著片时:暂时穿着。
春染:春天给万物涂上颜色。
万花:各种花朵。
知了:蝉。
未:尚未。
云偷:云彩悄悄移动。
千嶂:连绵的山峰。
忽何之:突然不知去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春雨中的情感体验和自然观察。

“出门著雨不能归,借得青蓑著片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雨无法返回,而不得不借用一顶草编的蓑帽以御风雨的无奈情境。这里的“青蓑”指的是由青草编织成的小蓑衣,用来遮挡雨水。“片时”则意味着短暂的时间,诗人借此小小的避难所躲避春日的细雨。

“春染万花知了未,云偷千嶂忽何之。” 这两句转折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春雨如轻纱一般滋润着万物,使得花朵们都沐浴在这春意盎然的气息中。诗人通过“染”字来形容这种细微而深入的滋养作用,而“知了未”则是对自然界变化不易捉摸的感慨。“云偷千嶂忽何之”又描绘了一种动态的景象,云雾缭绕于连绵的山峦之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和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界时的心境与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庚午新正,季鸣景侯补行消寒第三集二首·其一

漫园荒后适园兴,子弟能诗祖武绳。

两世清才最难得,几人心醉玉壶冰。

(0)

感赋八首·其五花秋

已有秋心感酒炉,剧怜花径未全芜。

游仙玉赠双环在,买笑珠量一斛无。

锦上愁痕红泪洒,帘前瘦影碧阑扶。

何堪更忆黄陵庙,苦雨凄风听鹧鸪。

(0)

岸柳

千丝万缕不胜娇,空向风前舞楚腰。

寂寂小桥人不到,和烟和雨弄春潮。

(0)

东台杂诗·其十二

患至群忧馑,师行急峙粮。

黄金随土贱,红粟带沙量。

秉穗愁中野,车箱自远方。

十年勤委积,从古海陵仓。

(0)

九月既望蔡氏景贤书屋张筵赏菊率成七绝六章并五排一首·其三

主人位置各相当,绛白分明配紫黄。

中有一枝倍奇特,花开并蒂宛莲房。

(0)

原韵和琴川萧石芗先生自挽诗

满拟苍松耐岁寒,忽闻彫陨两眉攒。

毗陵分袂思高谊,建业同舟忆旧欢。

魂魄定应箕尾托,仪容祇好画图看。

如君仁厚修文早,不是知音亦楚酸。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