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深处挽羊车,寻乐寻芳湿露华。
花径五风还十雨,江天孤鹜伴飞霞。
霜前已露全身白,风外遥怜半面沙。
爱杀临流晴照影,青铜如拭净无瑕。
水云深处挽羊车,寻乐寻芳湿露华。
花径五风还十雨,江天孤鹜伴飞霞。
霜前已露全身白,风外遥怜半面沙。
爱杀临流晴照影,青铜如拭净无瑕。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诗《再叠得七首(其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首句“水云深处挽羊车”,以挽羊车的形象,暗示诗人深入山水之间,寻找乐趣和美景,仿佛在云雾缭绕的溪边小道上行进。接下来的“寻乐寻芳湿露华”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露珠沾湿衣裳,更显其心境悠然。
“花径五风还十雨”描绘了花径上风吹雨打的动态画面,五风十雨象征着频繁的自然变化,也寓含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江天孤鹜伴飞霞”则将视线转向远处,孤鹜与晚霞相伴,增添了画面的空灵之美。
“霜前已露全身白”写的是秋日霜降之前,花朵已经洁白如雪,展现了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坚韧。“风外遥怜半面沙”则通过想象,描绘花朵在风中摇曳,露出半面沙滩的景象,增添了一份凄美。
最后两句“爱杀临流晴照影,青铜如拭净无瑕”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深情赞美花朵在阳光下倒映在流水中的倩影,犹如擦拭过的青铜器般洁净无暇,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空同外史天上来,手把璚编相与开。
雄文妙画两殊绝,翰林父子真天才。
玉堂清切何萧爽,昼静不闻铃索响。
独许仙人王子乔,缑山笙鹤时来往。
大篇短章不一书,锦囊满盛明月珠。
雨中十日读不尽,世上十年应更无。
空同之山在何处,白云流水迷归路。
翰林先生今广成,千二百年同此住。
豫章老禅天下士,今既无双古谁比。
十年不见怨飞鸿,几度相思隔江水。
前年有书到空谷,放在床头百回读。
至今散帙眼忽明,时复看云思相续。
上人新自浙东来,曾侍生公说法台。
洼水本生天马种,邓林还出豫章材。
春雨相逢又相别,明日扁舟异吴越。
君到双峰问我时,为言舌在头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