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时褒四首·其一》
《哭时褒四首·其一》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愁来欲写不成诗,哭尽寒冬眼似痴。

魂梦不交垂死后,聪灵空忆在生时。

云山有限来何远,天地无情叫岂知。

四尺沙棺归万里,空馀血泪写童碑。

(0)
鉴赏

这首诗《哭时褒四首(其一)》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中以“愁”字开篇,直接点出内心的沉重与压抑,接着描述了在寒冬中哭泣的情景,眼中似乎已失去了神采,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悲痛与无奈。

“魂梦不交垂死后”,表达了死者与生者之间无法跨越的阴阳之隔,梦境中的相聚不过是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与渴望。“聪灵空忆在生时”,则强调了生者对逝者的记忆与怀念,即使逝者已去,但那份智慧与灵性仍被深深铭记。

“云山有限来何远”,通过描绘云山虽近在咫尺却显得遥远,象征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距离,即便思念再深,也无法触及。而“天地无情叫岂知”,则表达了对天地间生死无常、命运不可抗争的感慨,感叹于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四尺沙棺归万里”,描述了逝者最终归于长眠之地的过程,万里之遥,象征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距离不可逾越。“空馀血泪写童碑”,则是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缅怀,通过泪水与文字,将逝者的故事流传下去,成为后人永远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生离死别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切思考,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聚玉堂诗

连城白璧天下奇,卞和得之翻见疑。

周家弘璧及琬琰,列陈西序谁能窥。

何如春秋邾国多,一门长幼春雍熙。

风云清淑华搆启,九龙山前震泽湄。

春花秋月岁频度,堂上日日吹埙篪。

伯兄资禀温且栗,仲季咸粹无瑕玼。

吕君旧为文学掾,揭题聚玉颜堂楣。

河南先生玉堂老,文章烨耀长虹垂。

雄篇奥义作题识,力挽古道孰浇漓。

容台博士梁溪彦,持卷索我为歌诗。

硁硁顽矿人所弃,敢对西子扬蛾眉。

勉思祖母尤氏族,事宋穆陵为太师。

昔营菟裘并锡麓,少小犹忆相追随。

邑中著姓我多识,邹氏颇亦曾相知。

青毡传家将百载,不逐桑海同更移。

秋风万木总凋谢,挺然独抱凌霜姿。

只今相承凡几叶,庭前皎皎增璚枝。

缅怀时风久趋薄,欲咏棠棣嗟吾衰。

喜君与俗不俱靡,二难皓发全怡怡。

有如纷纷鸡鹜侣,蔚然孤凤丹山仪。

余家昔尝秉友爱,乡人曾以芝兰推。

那知中道遇摧折,鹡鸰原上徒伤悲。

中情感激为君赋,才薄愧乏琼瑶词。

(0)

杂诗十首·其三

青阳降丰泽,万物竞欣荣。

秋霜被原野,从此悲凋零。

贤人抱识鉴,时运有衰兴。

四皓隐商山,二八登虞廷。

卷舒贵适道,奚必局常经。

(0)

支硎山十二咏·其十碧淋泉

泉流苔石下,潆渟映空碧。

上有疏篁枝,苍苍同一色。

(0)

菩萨蛮·其二冬闺

枕边听彻鸡声小。寒深一倍愁难晓。敲罢五更钟。

窗含曙色中。绕檐冰箸冻。照见清无梦。

欲起着衣难。起来霜雪寒。

(0)

休洗红·其二

休洗红,洗多渐成故。能无故色殊,番将新色妒。

新新故故递相因,莫教浅淡尤它人。

(0)

赪桐

朱萼疑看九月枫,繁枝又借峄阳桐。

丹须吐舌迎风艳,绛蜡笼纱照月空。

西域应分安石紫,寝宫可作麦英红。

绿珠宴罢归金谷,七尺珊瑚映水中。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