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檗何青青,空城雪霜里。
千林尽枯槁,苦节独不死。
他遭匠石顾,总入牺黄美。
遂得保天年,私心未为耻。
高从宿枭怪,下亦容蝼蚁。
大厦若抡材,亭亭托君子。
有檗何青青,空城雪霜里。
千林尽枯槁,苦节独不死。
他遭匠石顾,总入牺黄美。
遂得保天年,私心未为耻。
高从宿枭怪,下亦容蝼蚁。
大厦若抡材,亭亭托君子。
这是一首充满深意和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道德坚守的赞美之情。"有檗何青青"一句,以檗树的常绿比喻那些不屈于困境、始终保持坚定信念的人或事物。"空城雪霜里"则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情景,反衬出檗树的顽强生命力。
接下来的"千林尽枯槁,苦节独不死"更深化了这种意境,通过对比枯槁与檗树的差异,诗人赞扬了那些即使在严酷环境中也能坚守自己原则和品格的人。
"他遭匠石顾,总入牺黄美。遂得保天年,私心未为耻"这两句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够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达到内外兼修,从而获得长久生命与精神价值的个人给予高度评价。
诗歌后半部分"高从宿枭怪,下亦容蝼蚁。大厦若抡材,亭亭托君子"则转向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高大的建筑与微小的生物之间的共存关系,以及坚固的大厦与轻盈的檗叶之间的依托关系,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境遇和道德容忍的哲学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通过深邃的意象和丰富的内涵,传递了一种崇高的生命观念和道德理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