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树婆娑夥匪奢,数枝纤瘦少尤佳。
春风上苑吾何泰,落月孤村汝自嗟。
定论要为尘外物,细看那是世间花。
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矾计等差。
全树婆娑夥匪奢,数枝纤瘦少尤佳。
春风上苑吾何泰,落月孤村汝自嗟。
定论要为尘外物,细看那是世间花。
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矾计等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梅花六首》中的第六首,主要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欣赏和评价。首句“全树婆娑夥匪奢”描绘了梅花的整体姿态,繁茂而婆娑,不显奢华,反而显得自然生动。接着,“数枝纤瘦少尤佳”则赞美了几枝瘦削的梅花,认为其清瘦的姿态更显风姿卓越。
诗人通过“春风上苑吾何泰,落月孤村汝自嗟”将梅花置于不同的环境对比中,强调了它在春风吹拂的皇宫苑囿中显得超凡脱俗,在寂静的月下乡村又显得孤独而自怜,这种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
“定论要为尘外物,细看那是世间花”进一步肯定梅花超脱尘世的特性,认为它是超越世俗之美的理想象征。最后两句“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矾计等差”,诗人以山谷老人擅长写诗来比拟梅花的诗情画意,暗示梅花的诗意价值不亚于山矾,表达了对梅花的高度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议论,赞扬了梅花的孤高品格和艺术魅力,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敬仰。
少年何官骑白马,秋日经过古台下。
回瞻远虑意搣促,下马行歌泪盈把。
猗嗟筑此谁为台,千年弃土犹崔嵬。
屧廊娃馆瓦砾积,美人白骨生青苔。
枯蒿虫吟莽飒飒,飞云叫雁双徘徊。
当时金屋玉起楼,岂谓台成麋鹿游。
宝钿黄金裹瑟瑟,雨时濯出樵人收。
李生豪士扶风俦,悲歌久抱流连忧。
世家各读日一过,独废吴越伤春秋。
复思鸱夷气益奋,怒目每送长涛流。
抉眼东门事巳往,兹台再过君休上。
日暝烟波湖水深,范归恐有同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