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
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
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里听莺啼。
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
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
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里听莺啼。
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绍椿行者求颂》。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主题。首句“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暗示即使寿命极长,长寿如松鹤也不足为奇,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超越。接着,“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表达了对永恒智慧的向往,认为在内心清明的状态下,出家修行才是真正的归宿。
“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里听莺啼”两句,诗人倡导修行之人不应为生活琐事忧虑,而是要在静谧的环境中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节奏。最后,“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以鸟鸣声比喻佛法的微妙启示,莲花则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和觉悟,诗人借此表达对佛法领悟的深度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追求内在清净的修行理念。
二月十五,瞿昙灭度。足示双趺,胸摩卐字。
山愁惨莫云,花泪啼红雨。
去年一次,今年一次,明年一次。
辄莫明年更明年百千年,年年一次。
狼籍涅槃心,此恨凭谁诉。
赖有粼皴拄杖子,牢记取。
湖山深处侍巾瓶,错认频呼小玉声。
急掩耳待寻活路,司南车在阖闾城。
教眼年深似拍盲,金篦刮了膜重生。
说天童有翳睛药,妙手轻轻点即明。
不学那吒拆肉还,小沙弥有恶机关。
一拳?杀深埋了,倒卓天台作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