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绍椿行者求颂》
《绍椿行者求颂》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

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

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里听莺啼。

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o椿chūnxíngzhěqiúsòng
sòng / shìyìn

jiǎ使shǐqiānbǎisuìshào椿chūnsōngwèiwèi

ruòshàomíngguāngbiànzhōngshíyìngchūjiāshí

niàndàoyōushíshìqiānguāngyǐngguǒtīngyīng

wénshēngzhuànhúnxiāomǎnliánhuājiànzh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绍椿行者求颂》。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主题。首句“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暗示即使寿命极长,长寿如松鹤也不足为奇,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超越。接着,“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表达了对永恒智慧的向往,认为在内心清明的状态下,出家修行才是真正的归宿。

“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里听莺啼”两句,诗人倡导修行之人不应为生活琐事忧虑,而是要在静谧的环境中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节奏。最后,“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以鸟鸣声比喻佛法的微妙启示,莲花则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和觉悟,诗人借此表达对佛法领悟的深度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追求内在清净的修行理念。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三十七

二月十五,瞿昙灭度。足示双趺,胸摩卐字。

山愁惨莫云,花泪啼红雨。

去年一次,今年一次,明年一次。

辄莫明年更明年百千年,年年一次。

狼籍涅槃心,此恨凭谁诉。

赖有粼皴拄杖子,牢记取。

(0)

颂古五十五首·其四十

白发将军坐碧油,教婴儿打百花毬。

被人驰马拿将去,犹把兵书说未休。

(0)

送舜侍者见万寿退耕和尚

湖山深处侍巾瓶,错认频呼小玉声。

急掩耳待寻活路,司南车在阖闾城。

(0)

送载上人往天童更依

教眼年深似拍盲,金篦刮了膜重生。

说天童有翳睛药,妙手轻轻点即明。

(0)

送悟侍者归天台葬父

不学那吒拆肉还,小沙弥有恶机关。

一拳?杀深埋了,倒卓天台作寿山。

(0)

昌侍者求斯道

一念平常裂万差,觉斯民处贵无邪。

古今错透长安路,狼藉春风一径花。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