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驾虽停洛,飙舆已溯天。
空藏轩剑舄,不敢霸山川。
挽揭秋声外,旌翻夕照前。
老臣非从死,何路答知怜。
蜃驾虽停洛,飙舆已溯天。
空藏轩剑舄,不敢霸山川。
挽揭秋声外,旌翻夕照前。
老臣非从死,何路答知怜。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英宗皇帝挽辞三首》中的第三首,以哀悼英宗皇帝逝世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蜃驾虽停洛,飙舆已溯天”,以“蜃驾”和“飙舆”分别象征英宗皇帝的驾崩,其中“蜃驾”指的是传说中的龙舟,而“飙舆”则比喻迅速升天的灵魂,形象地描绘了英宗皇帝驾崩的情景,同时暗示其灵魂已飞升至天界。
颔联“空藏轩剑舄,不敢霸山川”,通过“轩剑舄”的隐喻,表达了英宗皇帝生前的威严与权力,但如今这些都已化为虚无,不再拥有对山川的主宰权,暗含了对英宗皇帝权力消逝的感慨。
颈联“挽揭秋声外,旌翻夕照前”,描绘了哀悼场景的凄凉与肃穆。在秋风中,人们高举挽联,而在夕阳的余晖下,旗帜翻飞,这一景象既渲染了哀悼的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英宗皇帝的怀念之情。
尾联“老臣非从死,何路答知怜”,表达了对英宗皇帝逝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英宗皇帝的深深敬意。作为老臣,面对君主的离世,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敬仰,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无限怀念与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英宗皇帝逝世情景的描绘,以及对英宗皇帝生前威严与权力消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君主逝世时的哀悼与尊重。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
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镇相望。
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惊龙卧,攀栖鹘,翳鸾凰。
秋爽一天凉露,桂子更飘香。
坐我水精宫阙,呼彼神仙伴侣,大杓挹琼浆。
主醉客起舞,今夕是何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