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残编遣岁华,数拳奇石割烟霞。
那知西子湖头客,翻忆东陵圃内瓜。
名倦抛珠还罔象,意长篝火伴毗邪。
怜君误损银钩寄,博得姜芽未可夸。
一卷残编遣岁华,数拳奇石割烟霞。
那知西子湖头客,翻忆东陵圃内瓜。
名倦抛珠还罔象,意长篝火伴毗邪。
怜君误损银钩寄,博得姜芽未可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残卷古书,与奇石相伴,于烟霞中寻找慰藉的情景。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通过西湖与东陵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首联“一卷残编遣岁华,数拳奇石割烟霞”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残破书籍,以度过时光,而周围是几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它们仿佛切割了周围的烟雾与云霞,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超脱的氛围。
颔联“那知西子湖头客,翻忆东陵圃内瓜”运用了西湖与东陵的典故,西湖象征着繁华与美丽,而东陵则代表了宁静与朴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美好回忆的怀念,尤其是对东陵园内瓜果的思念,暗示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颈联“名倦抛珠还罔象,意长篝火伴毗邪”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追求。他似乎在放弃一些虚名与浮华,转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篝火与毗邪(佛教中的神灵)的陪伴,象征着他在精神上的探索与寻求指引。
尾联“怜君误损银钩寄,博得姜芽未可夸”则表达了对友人寄来的作品的欣赏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所得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姜芽,不足以炫耀,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成就的低调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当下境遇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真实追求的渴望。
四月桑半枝,吴蚕初弄丝。
江行好风日,燕舞轻波时。
去事旋成梦,来欢难预期。
唯凭东流水,日夜寄相思。
昔帝回冲眷,维皇恻上仁。
三灵迷赤气,万汇叫苍旻。
刊木方隆禹,升陑始创殷。
夏台曾圮闭,汜水敢逡巡。
拯溺休规步,防虞要徙薪。
蒸黎今得请,宇宙昨还淳。
缵祖功宜急,贻孙计甚勤。
降灾虽代有,稔恶不无因。
宫掖方为蛊,边隅忽遘迍。
献书秦逐客,间谍汉名臣。
北伐将谁使,南征决此辰。
中原重板荡,玄象失钩陈。
诘旦违清道,衔枚别紫宸。
兹行殊厌胜,故老遂分新。
去异封于巩,来宁避处豳。
永嘉几失坠,宣政遽酸辛。
元子当传启,皇孙合授询。
时非三揖让,表请再陶钧。
旧好盟还在,中枢策屡遵。
苍黄传国玺,违远属车尘。
雏虎如凭怒,漦龙性漫驯。
封崇自何等,流落乃斯民。
逗挠官军乱,优容败将频。
早朝披草莽,夜缒达丝纶。
忘战追无及,长驱气益振。
妇言终未易,庙算况非神。
日驭难淹蜀,星旄要定秦。
人心诚未去,天道亦无亲。
锦水湔云浪,黄山扫地春。
斯文虚梦鸟,吾道欲悲麟。
断续殊乡泪,存亡满席珍。
魂销季羔窦,衣化子张绅。
建议庸何所,通班昔滥臻。
浮生见开泰,独得咏汀蘋。
《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唐·李商隐】昔帝回冲眷,维皇恻上仁。三灵迷赤气,万汇叫苍旻。刊木方隆禹,升陑始创殷。夏台曾圮闭,汜水敢逡巡。拯溺休规步,防虞要徙薪。蒸黎今得请,宇宙昨还淳。缵祖功宜急,贻孙计甚勤。降灾虽代有,稔恶不无因。宫掖方为蛊,边隅忽遘迍。献书秦逐客,间谍汉名臣。北伐将谁使,南征决此辰。中原重板荡,玄象失钩陈。诘旦违清道,衔枚别紫宸。兹行殊厌胜,故老遂分新。去异封于巩,来宁避处豳。永嘉几失坠,宣政遽酸辛。元子当传启,皇孙合授询。时非三揖让,表请再陶钧。旧好盟还在,中枢策屡遵。苍黄传国玺,违远属车尘。雏虎如凭怒,漦龙性漫驯。封崇自何等,流落乃斯民。逗挠官军乱,优容败将频。早朝披草莽,夜缒达丝纶。忘战追无及,长驱气益振。妇言终未易,庙算况非神。日驭难淹蜀,星旄要定秦。人心诚未去,天道亦无亲。锦水湔云浪,黄山扫地春。斯文虚梦鸟,吾道欲悲麟。断续殊乡泪,存亡满席珍。魂销季羔窦,衣化子张绅。建议庸何所,通班昔滥臻。浮生见开泰,独得咏汀蘋。
https://shici.929r.com/shici/cAS3g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