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虞山泛,登临暮景斜。
雨迷当岸柳,风度隔岩花。
奈此淹京邑,伤哉历岁华。
张骞高兴在,早晚待星槎。
我昔虞山泛,登临暮景斜。
雨迷当岸柳,风度隔岩花。
奈此淹京邑,伤哉历岁华。
张骞高兴在,早晚待星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虞山情景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我昔虞山泛”直接点明了回忆的主题——曾经的虞山之游。接着,“登临暮景斜”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雨迷当岸柳,风度隔岩花”两句,通过雨雾缭绕的岸边柳树和隔岩轻拂的花朵,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姿多彩,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
“奈此淹京邑,伤哉历岁华”表达了诗人对长时间滞留京城、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哀伤。这两句直抒胸臆,将个人的情感与时间的无情对比鲜明,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张骞高兴在,早晚待星槎”引用了张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他的故事象征着探索未知、追求梦想的精神。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说,尽管现在身处困境,但就像张骞一样,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星槎”,实现心中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活骷髅。算来有甚风流。
着衣衫、遮形盖体,弄精神、虚度春秋。
又不念、无常近也,又不怕、阎老来勾。
巧使机关,张罗活计,忙忙劫劫苦贪求。
空热闹虚名薄利,分外惹闲愁。
三寸气,一朝断了,独卧荒丘。
叹古今、几番成败,光阴迅速难留。
好翛闲、修真养性,把从前、伎俩都休。
放下尘劳,悟明心地,凌风飘荡野云收。
江山静,太虚空廓,星月照瀛洲。
真个好,逍遥快乐,不羡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