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熟顾氏芙蓉庄红豆树歌》
《常熟顾氏芙蓉庄红豆树歌》全文
清 / 王文治   形式: 古风

芙蓉庄前红豆树,风枝雨叶数百年。

素花冉冉露垂地,朱实离离霞照天。

清阴阅世浑如乍,何人垂老开亭榭?

宋玉家教庾信居,谢安墩许荆公借。

当时小劫换沧桑,满目兴衰吊夕阳。

宰相名园荒绿野,将军大树撼青霜。

可怜才望倾山斗,璧月歌残人白首。

婆娑屡顾东阳槐,凄怆还攀汉南柳。

见说高秋张管弦,相思子缀画栏前。

我闻室里拈花女,亲与维摩荐寿筵。

二十年来苦兵马,那得红芳迎玉斝。

诸天应是厌萎花,香雨重飘新好者。

称瑞题诗引贝多,供云不数曼陀罗。

还将剩水残山恨,谱入乌丝红袖歌。

秣陵飞散春江燕,烟条凋尽灵和殿。

谁知南国女儿花,堪补东吴耆旧传。

物换星移几番春,繁华回首又前尘。

岂唯宫阙余离黍,废苑都应愁路人。

绛云一炬遗书了,此树亭亭亦难保。

菊径曾经纪义熙,草堂空自谈天宝。

东风吹暖入山城,闻道孙枝昨更生。

何日繁葩满春昼,金尊檀板听莺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位于常熟顾氏芙蓉庄的红豆树,历经风雨数百年的沧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树上红花垂地、朱实映天的景象,暗示了岁月流转中的清阴阅世。他联想到历史人物如宋玉、庾信、谢安、荆公等,赋予红豆树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中感慨人事变迁,昔日的宰相名园如今荒凉,将军大树也经受着霜寒。诗人感叹红豆树的才情出众,却因战乱而未能得到应有的欣赏。他还提到高秋时节,红豆花开如画,但战争使人们无暇欣赏。最后,诗人寄希望于未来和平,红豆树能重焕生机,伴随着音乐和欢庆,为人们带来欢乐。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红豆树及其象征意义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王文治
朝代:清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
猜你喜欢

再叠得七首·其五

绕檐铁马骤鸣车,花有清阴月有华。

江上水天同一色,望中台殿隔西霞。

风随秋远闻香露,潮识溪寒阁浅沙。

无计可留摇落尽,共梅开处斗无瑕。

(0)

苦热

朝来病骨不胜衣,望断淮南一雁飞。

故国青山三亩宅,何年白屋两重扉。

况堪旅舍多殇殡,安忍家书远报归。

长日畏途犹苦热,江天閒杀白鸥矶。

(0)

玉华杂咏七首·其二白云窝

云来如有情,云归本无迹。

归去群山青,来时林树白。

窝中卧云人,偶值爱云客。

(0)

吾郡古要害地也闲居兴怀追咏古迹作诗八首·其四

仙人昔返上清家,留下仙坛号紫霞。

世人不识蓬莱树,道士空餐松柏花。

(0)

吾郡古要害地也闲居兴怀追咏古迹作诗八首·其三

南山西岭自天来,翠壁丹崖映日开。

不见当时卧龙者,只今惟有钓鱼台。

(0)

送昆山王令还

九霄悬舄朝天至,万里扬帆上斗回。

海甸风流无陆谢,汉京词赋有邹枚。

青凫野送高旌驻,綵鵧江行叠鼓催。

帐别忍看燕草色,寄诗须折早春梅。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