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孙权岂可忘,南来举趾遽扬扬。
刘琮脱用王威计,送死何须到武昌。
刘备孙权岂可忘,南来举趾遽扬扬。
刘琮脱用王威计,送死何须到武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五)曹操》,通过对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的评价,以及对刘琮投降曹操事件的讽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策略选择的反思。
首句“刘备孙权岂可忘”,点明了诗人关注的历史背景,暗示了对刘备和孙权两位重要历史人物的敬重,同时也暗含对刘琮轻易投降的批评。次句“南来举趾遽扬扬”描绘了刘备和孙权南下时的气势,与刘琮的软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态度。
第三句“刘琮脱用王威计”,这里的“王威计”可能指的是曹操的计谋,刘琮轻易采用了这个计策,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最后一句“送死何须到武昌”是对刘琮投降后直接送到曹操势力范围的嘲讽,认为他根本没有必要主动去送死,讽刺了他的愚蠢和无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寓言警示,批评了刘琮的轻率决策,同时也赞扬了刘备和孙权的智勇。陈普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如君大似陆云龙,一喷词场万马空。
文透退之关捩子,骚传正则祖家风。
三年拄笏南云里,两手投竿西日中。
璧水蓬山剩虚席,儤筵趁取牡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