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稽古岂虚名,翰苑维新此落成。
群彦数过十八会,小春暖凑一天晴。
冬池淡沲犹澄鉴,夏屋徘徊独畅情。
盆菊无言应有意,自惭疏散也登瀛。
崇文稽古岂虚名,翰苑维新此落成。
群彦数过十八会,小春暖凑一天晴。
冬池淡沲犹澄鉴,夏屋徘徊独畅情。
盆菊无言应有意,自惭疏散也登瀛。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清秘堂偶题》。诗中描绘了清秘堂建成后的景象与感受,体现了崇文稽古的精神,以及对翰苑维新的期待。
首联“崇文稽古岂虚名,翰苑维新此落成”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清秘堂作为文化殿堂的崇高评价,以及对其在翰苑(文人聚集之地)革新中的重要地位的肯定。
颔联“群彦数过十八会,小春暖凑一天晴”描绘了清秘堂建成后,文人雅士聚集一堂,共商学问,共享春日暖阳的情景,暗示了知识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活跃氛围。
颈联“冬池淡沲犹澄鉴,夏屋徘徊独畅情”通过对比冬日池水的清澈与夏日屋内的情趣,展现了四季更迭中清秘堂的宁静与生机,以及文人在其中自由思考、尽情抒发情感的状态。
尾联“盆菊无言应有意,自惭疏散也登瀛”以盆菊为喻,表达出即使身处闲散之中,也能在精神上达到高远境界的感悟。同时,诗人自谦地表示,虽然自己或许显得疏远,但内心仍渴望与文化殿堂紧密相连,追求精神上的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秘堂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视,以及个人在知识海洋中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