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借用仙境描写现实哀艷之情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尽哀愁的情感。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主角色的生命历程描绘得恍惚若梦,生与死之间仿佛没有明显的界限,给人以一种宿命感和悲凉感。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这两句则是对女道士王昭仪仙游生活的一种描绘,她或许拥有高雅的物质享受,如金闺、玉案,以及文学修养,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她的内心世界的寂寞和悠长。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无尽哀愁,以及对生离死别的深刻感慨。丹旐即仙山之上的云雾,而这里却被苦雾所蒙蔽,显得凄凉;素棺则是白色的棺木,被酸风射击,更增添了悲凉。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在诗人的笔下,现实世界已经没有安葬之所,只能向往于海上的仙山,以求得精神的解脱和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现实与幻想、生死与永恒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无尽的追寻。
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
驱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
蹋藉盘案翻,塞蹊使之隔。
墙东有隙地,可以树高栅。
避热时来归,问儿所为迹。
织笼曹其内,令入不得掷。
稀间可突过,觜爪还污席。
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
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敌。
笼栅念有修,近身见损益。
明明领处分,一一当剖析。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
其流则凡鸟,其气心匪石。
倚赖穷岁晏,拨烦去冰释。
未似尸乡翁,拘留盖阡陌。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汨没同。
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
寄语北来人,后来莫悤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