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趋观上国光,先皇临御是明堂。
鼎湖龙去无回日,更好教人惜此床。
万国趋观上国光,先皇临御是明堂。
鼎湖龙去无回日,更好教人惜此床。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时期皇帝的威仪和权力象征。"万国趋观上国光"展现了元朝作为当时世界中心的辉煌景象,各国都前来瞻仰其荣光。"先皇临御是明堂"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在明堂(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智慧)的权威。"鼎湖龙去无回日"暗指前朝龙椅空置,皇帝已逝,意味着权力更迭,历史的不可逆性。最后,诗人以"更好教人惜此床"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和平与秩序的珍惜,暗示了对皇权传承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皇权兴衰的深沉思考。
涤斋恂恂然,依野云以居。
画笔日在手,风雨栖蓬庐。
素人每嘲之,头低口嗫嚅。
严画拙以古,黄画秀而腴。
每见涤斋笔,辄叹其弗如。
奚君自杭州,寄我尺素书。
点染西湖山,谓即诗龛图。
图尾题断句,已是三年余。
悬我粉墙上,吾客皆踌躇。
涤斋欻起草,摇笔龙蛇趋。
素人与野云,写石兼竹梧。
严黄但任笔,意到神清腴。
譬如将三军,自先握中枢。
我从壁上观,叉手空嗟呀。
日色川上媚,烟光草际重。
横塘夹修竹,十里蝉声中。
我来古渡头,岁月多行踪。
行踪一何多,言瞻墓上松。
墓在塘之西,家住塘之东。
时节须祭扫,悠悠一水通。
秋林静虚白,春山霭空濛。
气候良自佳,泛舟每从容。
炎夏少经过,安知野趣浓。
野趣浓如此,欣赏情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