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其一》
《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尤风只逆归船,日日残春送晓天。

近角自吹寒月外,閒心空照夜灯前。

且欣好友同三夏,不觉离师又八年。

老去踉跄无善计,当时错许杖头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师长的怀念。

首联“石尤风只逆归船,日日残春送晓天。”以“石尤风”比喻逆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处境,而“逆归船”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持。每日的春天都在逆风中消逝,仿佛时间在逆流中缓慢前行,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颔联“近角自吹寒月外,闲心空照夜灯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自我反思的主题。诗人独自站在寒冷的月光下,吹着口哨,似乎在与自己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夜晚的灯光虽然明亮,却无法照亮内心的空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迷茫。

颈联“且欣好友同三夏,不觉离师又八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师长的怀念。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有好友相伴也是一种快乐,而八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匆匆。

尾联“老去踉跄无善计,当时错许杖头边。”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生活的困境,他感到束手无策,回忆起年轻时的轻率决定,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反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思考,以及对友情和师长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踏青词

东风和冷春衣单,江岸行人初采兰。

大堤女儿发新咏,一声花底红阑干。

江潭日夜摇空绿,九天珠唾生清寒。

红颜窈窕年十五,前夜明光照媚妩。

(0)

前作未尽复集五古以足题面六首·其四

子云性嗜酒,仲蔚爱穷居。

穷居寡人用,时还读我书。

枝条始欲茂,绕屋树扶疏。

日暮天无云,明景翻空庐。

鸣鸟声相闻,好风与之俱。

惜此须臾晖,不乐当何如。

(0)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三首·其二

岧峣首阳山,薇蕨生其巅。

抗志希黄虞,悲风响秋烟。

愿托采薇歌,一奏清商弦。

灵脩既浩荡,照察无良缘。

厉此忠爱心,日夕怀贞坚。

但恨尘网羁,未暇求神仙。

结交慕京洛,此意良未然。

(0)

题太仓陆涵年伯古稀自述诗后二首·其二

五十馀年事,都从眼底过。

即今伤老大,回忆涕滂沱。

顾我沧桑感,多君安乐窝。

时艰需济众,渴望补蹉跎。

(0)

清明上冢途次难咏二首·其二

去年今日费寻思,前后风光各一时。

芳草无言春涧绿,山禽啼上野棠枝。

(0)

白莲曲四首·其四

托生渌水中,纯白无纤瑕。

剖心石榴红,不似蚕豆花。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