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黄幄殿中间,玉几凭临咫尺攀。
跪迎炉烟宣履历,分明觌面识龙颜。
衮衣黄幄殿中间,玉几凭临咫尺攀。
跪迎炉烟宣履历,分明觌面识龙颜。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临轩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庄严而神圣的宫廷氛围。首句“衮衣黄幄殿中间”,以“衮衣”象征皇帝的尊贵身份,“黄幄”则代表了皇室的华贵与威严,点明了场景的中心位置。接下来,“玉几凭临咫尺攀”一句,通过“玉几”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坐席的尊贵与庄严,同时“咫尺攀”形象地描绘了臣子们在皇帝面前的恭敬与敬畏。
“跪迎炉烟宣履历”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臣子们在皇帝面前的礼仪动作,通过“跪迎”表现了对皇帝的崇敬,而“炉烟”则营造了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权力与威严的象征。最后,“分明觌面识龙颜”一句,直接表达了臣子们在皇帝面前的直观感受,通过“觌面”和“识龙颜”这两个词语,既体现了臣子们对皇帝的直接接触,也隐含了对皇帝威严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神圣,也深刻揭示了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和权力结构,以及臣子们在面对至高权力时的敬畏与服从。
雪轻不自持,风急更相借。
仙人集蓬岛,鸿鹄云中下。
飞腾障空虚,细碎穿隙罅。
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
苦寒为公饮,酒尽解貂贳。
盘蔬起乡思,披绵问鹅鲊。
浮生夙何缘,今昔同官舍。
才调稍迫促,每羡公优暇。
草玄入幽微,曾不解嘲骂。
文衡委轻重,事亦宗伯亚。
我愚实未称,得友还自诧。
两骖万里心,双璧连城价。
尘土难淹留,云霄看高跨。
桕叶青青栎叶红,高低相倚弄秋风。
夜来雨后轻尘敛,绣出骊山岭上宫。
不到泾上邑,倏忽二十载。
环山敞楼阁,金碧想未改。
长溪拖翠玉,洗月发光彩。
秋声咽松杉,夜气馥兰茝。
白鸟自成群,黄猿行作队。
仙人控鲤去,岩下遗迹在。
犹疑深云中,弹琴尚相待。
唐儒工翰墨,石壁露璀璨。
意有神明怜,尘藓不得浼。
地胜来俊哲,宋子今出宰。
公馀缀吟笔,烂漫排珠琲。
又如崆峒兵,百万森甲铠。
寄我数十篇,翛然起沉痗。
胸中强搜抉,旧学久荒馁。
欲追天马踪,蹇蹶竟难逮。抚卷怀昔游,魂魄飞?叆。
何当裂云笺,看君吐江海。
城东二十里,寺有古石城。
过尽绿桑野,还依流水行。
水穷山亦合,老木一区平。
藓留虎豹迹,岩多猿狖鸣。
楼殿横涧阴,像塑铅黄剥。
庭中有高花,碧叶抱丹渥。
不知何岁年,舂容镇柔濯。
山僧亦庞眉,发语颇真朴。
却读罗泰碑,始知征战场。
赤谷纳箭血,夜鬼嗥冷创。
云雾第黯黪,英雄今则亡。
谁建大法宇,救援弘津梁。
每来即忘还,览古恣吟眺。
沿崖采菖蒲,兴发辄长啸。
偶随辟书起,末路遂难料。
十年未能归,应为山僧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