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凌云寺二绝句·其二》
《宿凌云寺二绝句·其二》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野寺一僧住,朔风万里来。

敌营犹未徙,猎火照边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夜晚的壮丽景象与紧张氛围。首句“野寺一僧住”,简练地勾勒出一座孤零零的寺庙,仅有一名僧人居住其中,营造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环境。接着,“朔风万里来”一句,通过描述凛冽的北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不仅渲染了寒冷的气候,也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遥远,以及环境的艰苦。

“敌营犹未徙”则直接点明了边境的紧张局势,暗示着战争的威胁并未消散,即使在如此寒冷的夜晚,敌人的营地依然存在,没有迁移的迹象。这种紧张的气氛与前文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

最后一句“猎火照边台”描绘了一幅边防士兵巡逻时,火把照亮边防烽火台的画面。这不仅表现了守卫者的警觉和勇敢,也象征着他们对国家和家园的忠诚与守护。整个画面充满了力量感和英雄主义色彩,让人感受到边疆战士不畏艰难、坚守岗位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边塞夜晚的独特景色和紧张氛围,同时也歌颂了边防战士的英勇与忠诚,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历史感。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题燕穆之楚江秋晓图

月落楚江空,秋林待日红。

船开飞叶雨,人渡长潮风。

阁影涛声外,山形曙色中。

神仙问何在,有路想难通。

(0)

十二月九日喜晴

林屋春来近,和风晓入帘。

玉梅开的的,膏雨洒纤纤。

地暖草将茁,冰消水若添。

东君策羲驭,灵鹊噪晴檐。

(0)

宿黄龙观

杖藜迢递寻仙源,古祠遥见云中幡。

空林山猿食栗响,深泽野獭衔鱼喧。

道人步出悬厓下,度竹穿松远相讶。

焚香邀入紫芝居,为写黄庭坐清夜。

(0)

五马图

渥洼水中产龙马,房星之精自天下。

星奔电掣势莫当,岂比寻常驾辕者。

竹批峻耳铁作蹄,雄姿飒沓精权奇。

日行三万等历块,未许八骏相追随。

今观此图凡五匹,画史经营各臻极。

就中一匹是真龙,异质殊形人莫识。

沧溟气含云雾凉,蹴齧顾盼思腾骧。

神奇变化在顷刻,素壁高堂安可常。

(0)

林良双雁图为王学士廷贵兄廷彦赋

林君善画天下无,海注墨汁倾金壶。

金门承诏屡挥洒,馀子碌碌非吾徒。

既不画丹凤栖碧梧,又不画文鸳依绿蒲,特作槐堂双雁图。

凉风飒飒吹黄芦,一雁俯啄秋江菰,一雁翘首如相呼。

乘轩耻随卫懿鹤,化舄懒逐王乔凫。

吾知林君有深意,此图将以比兄弟。

槐堂兄弟今二难,同德同心本同气。

芳名岂但动一时,胜事终当传百世。

丹青我已重林君,手足谁能似王氏。

宣王有道美鸿雁,周公多才赋棠棣。

顾予浅薄敢题诗,三月紫荆花底醉。

(0)

匡庐精舍图

巍哉江上之庐峰,东南诸山无与同。

丹梯石磴杳难度,层峦叠嶂相争雄。

凉飙翻空吼霹雳,岚光射日开芙蓉。

香炉沉沉紫烟里,瀑布上与银河通。

九江秀色在指掌,五老云气长鸿濛。

我昔壮游事历览,秋涛满耳来松风。

星子湾头荡轻楫,石头渡口聆晨钟。

今日披图倍悽怆,信知此乐难再逢。

贤哉公孙慕高隐,结庐正在山之中。

诗书满架恣探讨,云林对户蟠心胸。

幽禽引雏白日静,老鹤叫月秋林空。

只今公已向时用,故山可望不可从。

绘为丹青揭坐侧,传示艺苑无终穷。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