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江南.岁暮杂忆十首·其六》
《望江南.岁暮杂忆十首·其六》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江南忆,更忆是芜城。

兰叶寒塘盘马路,梨花微雨筑毬声。风景逼清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芜城的冬日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江南忆,更忆是芜城",开篇即点明主题,将读者带入对江南芜城的回忆之中。芜城,这里特指扬州,古代扬州因多草木而得名,后世常以芜城代指扬州或扬州一带,充满历史沧桑之感。

"兰叶寒塘盘马路",描绘了一幅冬日寒塘边,兰叶在冷风中摇曳的画面,马路蜿蜒曲折,与周围的景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梨花微雨筑毬声",进一步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景象。微雨中,梨花轻盈飘落,与地面交织出一幅淡雅的画卷。筑毬声,可能是孩子们在雨中嬉戏掷球的声音,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生机。

"风景逼清明",总结了整个画面的氛围,虽然时值岁暮,但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使得芜城的景色仿佛接近清明时节的清新与明净,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芜城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独特风情的深刻情感寄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彭石屋山约成·其二

我已无名在市朝,青山同籍不须招。

开轩纵欠三旬睡,取觯须拚一醉饶。

(0)

有感·其一

无规模处是规模,百尺楼台定在初。

若待美材还少斲,旁观应笑是模糊。

(0)

柳塘歌

野塘春来霁春雨,菁葱处处迷春树。

树边老屋三四间,屋外垂杨千万缕。

幽人心事无嫌猜,向午帘栊手自开。

行歌尘市人不识,醉卧高楼日几回。

兴来閒读先生传,惠风拂拂吹人面。

玉蕊常飘白氎巾,碧波欲堕乌衣燕。

与君兄弟岁相亲,怜君棣华生不辰。

过君柳塘能怆神,惜春不见同心人。

年年枯荣容色改,芳枝翠叶仍相待。

人世何曾别异才,物情自可疑真宰。

顾君为乐且及时,击筑长歌连理辞。

他年繫马向深绿,莫厌攀条催酒卮。

(0)

送王公子之白下二首·其一

尔抱青箱寓旧京,五陵结客总肥轻。

乡心却逐秦淮水,犹自东流向阖城。

(0)

雨馀早起兰花乍开,幽亭可玩,遂以一枝贻弟,子约枉诗见投兼报此作

灌园为忆闭关人,静里无营动亦真。

折取兰枝当华萼,佩时须悟赠时因。

(0)

新秋月宴三绝句·其二

常年月向客中明,今夕人归倍有情。

底恨烽尘吹海戍,笙歌销却馆娃声。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