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席上题名处,晚岁登朝复几人。
尘里浮踪那可定,镜中华发自应新。
松当雪涧犹含翠,桃熟昆丘不记春。
曾是十年江海别,喜君重到凤池身。
杏园席上题名处,晚岁登朝复几人。
尘里浮踪那可定,镜中华发自应新。
松当雪涧犹含翠,桃熟昆丘不记春。
曾是十年江海别,喜君重到凤池身。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名为《用韵奉酬俨山甬川二学士同年》。诗中描绘了杏园题名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对方再次步入仕途的喜悦之情。
首联“杏园席上题名处,晚岁登朝复几人”,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情境,杏园是古代科举考试后庆祝及宴饮之地,题名则意味着金榜题名,成为进士。然而,“晚岁登朝复几人”一句,透露出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同僚中能再次步入朝廷为官之人的疑问与期待。
颔联“尘里浮踪那可定,镜中华发自应新”,进一步抒发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深刻理解。在尘世的流转中,个人的命运如同浮萍,难以把握;而镜中的白发,则是岁月无情的见证,暗示着青春不再,年华易逝。
颈联“松当雪涧犹含翠,桃熟昆丘不记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哲理。松树即便在雪中依然保持翠绿,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桃树在昆仑山上,可能已经经历了无数个春天,却依旧记得开花结果的美好,寓意着生命的永恒与美好。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尾联“曾是十年江海别,喜君重到凤池身”,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友人多年未见后的重逢之喜,以及对其再次步入朝廷(凤池,古代比喻朝廷)的祝贺。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对方事业成就的认可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严嵩作为文人学者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十年归梦在江湖,今日南飞塞雁孤。
已觉登临多感慨,固应吟咏转荒芜。
近闻仙岭寻先友,亦有诗筒及老夫。
还许追随白莲社,横塘今已结茅庐。
读书当读孔孟书,我饱尚可推其馀。
莫求捷径拾青紫,口但澜翻腹空虚。
孔孟之功如药石,洗濯肝胃充肌肤。
如农去莠植嘉谷,如行九折遇坦途。
我怜赤子在远域,疾痛不闻其叫呼。
何当攘臂问民瘼,古之循吏谁为儒。
我观李侯少英特,闭门不曳侯王裾。
诗书已误半世事,一割未信鸡牛殊。
弹冠小县何所为,长养善类恶者诛。
作堂之名固有在,要使膏泽流海隅。
不愿力田频赐爵,不愿校雠归石渠。
使我三年饭脱粟,活此千人为亲娱。
渥洼从古产名驹,想见当年梦吉符。
候协月轮周四极,史占昴宿降三吴。
文章直使惊天听,志业端期列圣徒。
七叶珥貂馀后庆,千秋遗庆足嘉谟。
星轺暂驾恩弥渥,霜节才临政已孚。
岂但平反无滥狱,会看调燮有真儒。
南州喜气光千里,东阁清芬荐百壶。
珍重公归庙堂后,老人长照帝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