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征车趁晓晴,客心长儗剧悬旌。
攀杨意气交游远,倚马寒暄感慨生。
鬓发十年行路影,秋风千里过江声。
蓬窗醉枕雌雄剑,怪得无端一梦惊。
结束征车趁晓晴,客心长儗剧悬旌。
攀杨意气交游远,倚马寒暄感慨生。
鬓发十年行路影,秋风千里过江声。
蓬窗醉枕雌雄剑,怪得无端一梦惊。
此诗《出京》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诗人离京时的复杂心情与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结束征车趁晓晴,客心长儗剧悬旌”以“结束征车”开篇,点明了离别之意,“趁晓晴”则暗示了诗人对出行时机的精心选择。而“客心长儗剧悬旌”一句,通过将“客心”与“悬旌”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京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往的留恋。
颔联“攀杨意气交游远,倚马寒暄感慨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攀杨”这一动作,展现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意气交游远”则暗示了离别后友情的遥远与难以触及。而“倚马寒暄”则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虽是寒暄之语,却蕴含着深深的不舍与感慨。
颈联“鬓发十年行路影,秋风千里过江声”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拉大,通过“鬓发十年”与“千里过江”这两个意象,不仅表现了诗人离京路程的遥远,也暗含了岁月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同时,秋风的描写,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悲壮。
尾联“蓬窗醉枕雌雄剑,怪得无端一梦惊”以“蓬窗”、“醉枕”、“雌雄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隐逸、神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某种逃避。而“怪得无端一梦惊”则以梦境的突然惊醒,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离京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过往友情、人生历程和理想追求的深切反思。
惊东风吹来。有红情绿意,缀上瑶钗。
恰喜椒盘颂好,画堂筵开。残蜡尽、韶光回。
费一番、天公安排。
正彩燕翩翩,新莺呖呖,笑语到妆台。
鳌山结,嬉游才。又试灯天气,纵酒襟怀。
几处银花影合,玉梅香猜。城不夜,春无涯。
趁踏歌、铜壶休催。但明月随人,人间暗尘飞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