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奁秋净,正山鬟半掩,初回蛾绿。
影入丹林清胜水,两鬓霜华慵沐。
冷磬云沈,危阑露警,涧响淙淙玉。
睡龙呼起,抱珠来伴幽独。
犹忆春枕僧窗,风湍将梦,去流花难掬。
天上琼楼还此夜,草掩宫扉六六。
树暗乌啼,帷寒鹤怨,漫奏无愁曲。
佩鸾人远,旧题谁问岩竹。
一奁秋净,正山鬟半掩,初回蛾绿。
影入丹林清胜水,两鬓霜华慵沐。
冷磬云沈,危阑露警,涧响淙淙玉。
睡龙呼起,抱珠来伴幽独。
犹忆春枕僧窗,风湍将梦,去流花难掬。
天上琼楼还此夜,草掩宫扉六六。
树暗乌啼,帷寒鹤怨,漫奏无愁曲。
佩鸾人远,旧题谁问岩竹。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静谧景象。"一奁秋净"开篇,如同打开一盒秋意盎然的画卷,山峦如黛,女子的发髻半遮,新月如蛾眉初现,透出清新之感。"影入丹林清胜水",月光洒在红枫林中,比水还要清澈,营造出宁静而幽深的氛围。
词人接着写到,山涧流水声潺潺,仿佛是沉睡的龙被唤醒,带着明珠般的月光,陪伴着孤独的夜晚。回忆起春天在僧舍的梦境,风急花落,难以挽留,而此刻的月夜,又让人联想到天宫琼楼,宫门半掩,显得神秘而静寂。
树林深处,乌鸦的啼鸣与寒夜的帷幕相映,更添几分凄凉。词人独自弹奏着无愁的曲调,然而,随着远方佳人的离去,那些旧日的题诗和情感,只剩下岩竹默默倾听。整首词以月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
盛世君臣会,功成在太平。
一阳迎律至,元老应时生。
直道升乌府,仁风拥使旌。
猷为安庙社,惠爱及民氓。
帖泰三朝事,光华万古名。
至诚无隐蔽,妙识造圆明。
爱日恩光布,流泉句偈清。
邦人祝公寿,龟鹤入蓬瀛。
君为秋浦令,我乃老迁客。
相见虽不数,临风若相得。
老病捐世故,茆茨寄山脊。
不识河阳花,岂有澹台迹。
山前逢野叟,人能颂休德。
惠利春阳敷,清泠秋月白。
前日解墨绶,青云振鹏翼。
枉驾一笑别,回首幽林隔。
人生幸逢时,功名不遗力。
不烦别后问,我若南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