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辛酉三月廿七日,移居文殊寺巷,所谓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水调歌头.辛酉三月廿七日,移居文殊寺巷,所谓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全文
清 / 周之琦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往事过驹隙,末路寄蜗庐。

不知箪食瓢饮,陋巷较何如。

小植红桃绿柳,闲缚茅篱竹栅,幽梦蝶蘧蘧。

朱绂者谁子,门外已过车。邺侯井,徐稚榻,子云居。

翩然舍去聊可,著论拟潜夫。

昔日天花弹指,今日缁尘满眼。

香界久榛芜,我有数椽庇,犹足傲文殊。

(0)
鉴赏

这首词以深沉的感慨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晚年选择隐居生活的心境与思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生比作“驹隙”般短暂,寓居之处比作“蜗庐”,生活状态比作“箪食瓢饮”的简朴,以及“红桃绿柳”、“茅篱竹栅”的自然景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氛围。

“朱绂者谁子,门外已过车”一句,通过对比显现出世态炎凉与隐逸生活的鲜明反差,暗示了作者对官场浮华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邺侯井,徐稚榻,子云居”则借古代文人雅士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文人生活空间的追求与向往。

“翩然舍去聊可,著论拟潜夫”展现了作者在辞官归隐后,仍怀揣著述之心,试图像潜夫那样,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

“昔日天花弹指,今日缁尘满眼”这一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反思。“香界久榛芜,我有数椽庇,犹足傲文殊”则表达了作者虽身处简陋,但内心依然保持高洁,不为外物所动,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在晚年对生命意义、个人价值及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与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周之琦
朝代:清   字:稚圭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公元1782年~1862年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猜你喜欢

试院一首

南国诸侯老宾客,霜叶青衫头雪白。

绣衣使者急搜贤,又向文场三捧檄。

全闽多士如邓林,大厦度材惭匠石。

细看太白日万言,时取武成二三策。

清心期识璞三献,过眼敢迷目五色。

只今虽无衣钵传,向来未省原天觅。

更长宁辞烛屡秉,漏下何啻夜十刻。

回思前日踏槐花,忍使青袍轻饮墨。

(0)

题开先寺·其二

壮观端宜冠九州,未应万壑敢争流。

尽将银汉为悬瀑,一洗红尘变凛秋。

白雨廉纤飞迥野,玉龙夭矫下灵湫。

庐山处处虽奇绝,不到开先未是游。

(0)

谒太平兴国宫

平生耳满太平名,今日身亲谒太平。

道子画图形未泯,庐君山水眼初明。

雨馀翠滴千峰色,秋半寒生万壑声。

扣石当年开洞府,傥容凡骨到蓬瀛。

(0)

送交代李丞元举

蓝田松下日栖迟,不比韩公作记时。

鹢首千行攀别泪,牛腰几轴送行诗。

我无楚尾歌来暮,君有齐民颂去思。

自是中年多作恶,可堪烟雨话分离。

(0)

叔度贤良再用游字韵见贻复次韵谢之

夕郎分阃镇东秋,幕下挥毫秦少游。

一代风流今不泯,百年文物尚堪求。

交情莫逆人谁似,吟事方殷岁又遒。

他日约君为伯仲,三间瓦屋住东头。

(0)

题徐子由菊坡图·其一

先生万事不挂眼,独向秋丛餐落英。

未省折腰营五斗,悬知今日有渊明。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