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过驹隙,末路寄蜗庐。
不知箪食瓢饮,陋巷较何如。
小植红桃绿柳,闲缚茅篱竹栅,幽梦蝶蘧蘧。
朱绂者谁子,门外已过车。邺侯井,徐稚榻,子云居。
翩然舍去聊可,著论拟潜夫。
昔日天花弹指,今日缁尘满眼。
香界久榛芜,我有数椽庇,犹足傲文殊。
往事过驹隙,末路寄蜗庐。
不知箪食瓢饮,陋巷较何如。
小植红桃绿柳,闲缚茅篱竹栅,幽梦蝶蘧蘧。
朱绂者谁子,门外已过车。邺侯井,徐稚榻,子云居。
翩然舍去聊可,著论拟潜夫。
昔日天花弹指,今日缁尘满眼。
香界久榛芜,我有数椽庇,犹足傲文殊。
这首词以深沉的感慨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晚年选择隐居生活的心境与思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生比作“驹隙”般短暂,寓居之处比作“蜗庐”,生活状态比作“箪食瓢饮”的简朴,以及“红桃绿柳”、“茅篱竹栅”的自然景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氛围。
“朱绂者谁子,门外已过车”一句,通过对比显现出世态炎凉与隐逸生活的鲜明反差,暗示了作者对官场浮华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邺侯井,徐稚榻,子云居”则借古代文人雅士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文人生活空间的追求与向往。
“翩然舍去聊可,著论拟潜夫”展现了作者在辞官归隐后,仍怀揣著述之心,试图像潜夫那样,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
“昔日天花弹指,今日缁尘满眼”这一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反思。“香界久榛芜,我有数椽庇,犹足傲文殊”则表达了作者虽身处简陋,但内心依然保持高洁,不为外物所动,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在晚年对生命意义、个人价值及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与精神寄托的渴望。
南国诸侯老宾客,霜叶青衫头雪白。
绣衣使者急搜贤,又向文场三捧檄。
全闽多士如邓林,大厦度材惭匠石。
细看太白日万言,时取武成二三策。
清心期识璞三献,过眼敢迷目五色。
只今虽无衣钵传,向来未省原天觅。
更长宁辞烛屡秉,漏下何啻夜十刻。
回思前日踏槐花,忍使青袍轻饮墨。
蓝田松下日栖迟,不比韩公作记时。
鹢首千行攀别泪,牛腰几轴送行诗。
我无楚尾歌来暮,君有齐民颂去思。
自是中年多作恶,可堪烟雨话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