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风雪一篷车,转瞬韶光百五赊。
小草出山愁不雨,高枝近日易为花。
拨烟渐爇铜钴艾,漉水微澄土锉茶。
寂屋自将清课检,槐声送过隔邻鸦。
我行风雪一篷车,转瞬韶光百五赊。
小草出山愁不雨,高枝近日易为花。
拨烟渐爇铜钴艾,漉水微澄土锉茶。
寂屋自将清课检,槐声送过隔邻鸦。
此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风雪中的旅途景象,以及对春天即将来临的敏感与期待。首句“我行风雪一篷车”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风雪交加,独自一人乘坐篷车前行,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又坚韧的氛围。接着,“转瞬韶光百五赊”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盼,其中“百五”指的是古代计时的一种方式,这里借指时间的短暂。
“小草出山愁不雨,高枝近日易为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小草在山中生长,却因缺乏雨水而显得愁苦,而高枝则在近期内容易开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拨烟渐爇铜钴艾,漉水微澄土锉茶”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生活场景,通过点燃香艾驱除烟雾、用水煮茶来消磨时光,展现了旅行中的闲适与自我调适。这里的细节描写,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寂屋自将清课检,槐声送过隔邻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寂静的屋子里,诗人独自整理书籍,似乎在准备迎接新的开始。而远处传来的槐树声,伴随着邻近乌鸦的叫声,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孤独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当下孤独的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自然、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昨日细雨今朝晴,南国为喜宜春耕。
灵岩秀色在咫尺,姑舍辽待非近情。
出郊罫町濯绿润,花柳时世装嫌轻。
骈填老幼步随马,禁躏菜麦怜农氓。
不三十里倏已到,盘旋山路原熟程。
松风谡谡扫尘迹,塔影矗矗标心旌。
调御丈夫对我笑,去来现在奚称名。
到此著语不可得,逡巡行馆凭南荣。
太湖眼底一勺水,三万馀顷谁量衡。
但觉空阔物不染,无内外复无将迎。
我心与之然乎否,风铃落落催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