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流水,湔湔其波。发源幽岫,永归长河。
瞻彼逝者,负月其偕。子在川上,惟以增怀。
嗟我殷忧,载劳寤寐。遘此百罹,有志不遂。
行年倏忽,长勤是婴。永言没世,悼兹无成。
幸遇开泰,沐浴嘉运。绥带安寝,亦又何愠。
古之为仁,自求诸己。虚情遥慕,终于徒已。
石上流水,湔湔其波。发源幽岫,永归长河。
瞻彼逝者,负月其偕。子在川上,惟以增怀。
嗟我殷忧,载劳寤寐。遘此百罹,有志不遂。
行年倏忽,长勤是婴。永言没世,悼兹无成。
幸遇开泰,沐浴嘉运。绥带安寝,亦又何愠。
古之为仁,自求诸己。虚情遥慕,终于徒已。
这首诗《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十五·石流篇》由南北朝时期的何承天所作,通过描绘石上流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石上流水,湔湔其波”,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水流从岩石上潺潺而下的景象,水波轻柔地拍打着岩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发源幽岫,永归长河”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水流的源头和最终归宿,隐喻人生的起点与终点,以及生命旅程的必然性和不可逆转性。
“瞻彼逝者,负月其偕”中的“逝者”指时间或流逝的事物,诗人在这里将时间比作月光,暗示时间的流逝如同月光般悄无声息,却深刻影响着一切。这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与时间相伴的无奈。
“子在川上,惟以增怀”引用了孔子在河边感叹时光易逝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接下来,“嗟我殷忧,载劳寤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虑和夜不能寐的状态,反映出他对人生困境的深切感受。
“遘此百罹,有志不遂”描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尽管有远大的志向,却未能实现,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行年倏忽,长勤是婴”中“行年”指经过的时间,“倏忽”形容时间过得飞快,表达了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的感受。“长勤是婴”则意味着长时间的辛勤劳作,仿佛被束缚在枷锁之中,无法解脱。
“永言没世,悼兹无成”表达了诗人对一生努力却未能达成目标的遗憾和哀伤,对生命的终结感到悲痛。
最后,“幸遇开泰,沐浴嘉运。绥带安寝,亦又何愠”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的体现。他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遇到好运,能够得到安宁和满足,不再为过去的遗憾和不满所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结合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
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
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
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
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二十七年别,烟云如昨辞。
偶逢行春日,得遂归山期。
晓驾出湓城,晚会东林师。
巡廊阅众院,遍读新旧诗。
萧魏故已尘,符杨亦川驰。
拂床归尘壁,再觅旧游诗。
南访静节居,石台有遗基。
红葩列涧艳,碧茑悬林丝。
迢递二霄峰,晴云间出危。
坛空仙驭远,谷断啼猿悲。
白鹿旧洞门,五老东一枝。
当时手结茅,聚族长在兹。
孙侄皆后来,非我昔所知。
生为前世翁,安得不涕垂?
白发唯两人,形骸久支离。
虽同故山会,草草如路歧。
惆怅尘中身,何由重来斯。
无令诮馀者,更效《北山移》。
遥想当年张丽华,化作娟娟堕狭邪。
红粉丛中行第一,清歌妙舞最当家。
娟娟云,梦回巫峡绕湘裙。
娟娟雨,浸渍珊瑚腻于乳。
娟娟风,枇杷花下燕匆匆。
娟娟月,载花船上偏明洁。
娟娟发,曾向多情金剪落。
娟娟眉,春山写出捧心悲。
娟娟目,双星烱出秋波浴。
娟娟腮,两两桃花碧镜开。
娟娟齿,瓠犀乍启绫束咫。
娟娟指,笑折芙容玉为矢。
豆蔻含香鸡舌轻,锦纹罗袜莲花生。
一朝嫁作伊州妇,钿蝉零落浑身素。
章台花柳忆王孙,对镜悲啼入宫妒。
忆昔娟娟未破瓜,楼头扇底艳名花。
今日娟娟似秋月,杜鹃枝上五更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