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斜日散陂陀,铜雀荒凉蔓草多。
薤露一为称汉世,墓田空自对漳河。
中原孤寡窥符玺,甲帐婵娟泣绮罗。
词客几回羁旅恨,月明乌鹊迥飞过。
邺城斜日散陂陀,铜雀荒凉蔓草多。
薤露一为称汉世,墓田空自对漳河。
中原孤寡窥符玺,甲帐婵娟泣绮罗。
词客几回羁旅恨,月明乌鹊迥飞过。
这首《邺台怀古》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邺城、铜雀台以及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邺城斜日散陂陀”,以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苍凉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接着,“铜雀荒凉蔓草多”一句,将视线转向铜雀台,通过荒凉的景象和茂盛的野草,形象地描绘了这座曾经繁华的建筑如今的破败景象,引发人们对往昔荣光的追忆与感叹。
“薤露一为称汉世,墓田空自对漳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怀古的主题,通过“薤露”(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植物)和“汉世”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怀念,同时“墓田空自对漳河”则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永恒对话。
“中原孤寡窥符玺,甲帐婵娟泣绮罗。”这两句转而关注历史人物的命运,通过“孤寡”、“符玺”、“甲帐”、“婵娟”等意象,描绘了政治权力的更迭与个人命运的起伏,以及在权力斗争中的悲欢离合。
最后,“词客几回羁旅恨,月明乌鹊迥飞过。”以词客的视角,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月夜下的乌鹊飞翔,既象征着自由与希望,也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落寞之间巨大反差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