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这首诗探讨了古今治国之道,强调了信诚的重要性以及统治者言行一致的重量。开篇两句“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表达了自古以来,领导者推动民众的关键在于诚信,而领导者的每一句话都比百两黄金更沉甸,意味着统治者的话语具有极高的权威和分量。
接着,诗人转而提及历史上著名的变法家商鞅。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政治家,以其严酷的法律和改革措施著称于世。诗中“今人未可非商鞅”表明现今的人们难以轻易否定商鞅,尽管他的政策极端,但在当时背景下,他确实能够使政令得到有效执行。这从侧面反映了统治者在推行新政时的决心和力量。
诗人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改革措施影响深远。此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折射出他对于国家管理和法律严明性的思考。通过这短短四句,诗人传达了一种理念:治国须以诚信为本,同时也须有坚决的执行力,以确保政令的顺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