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
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
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
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
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
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
这首明代诗人黄辉的《滴水岩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雨后山行的清新画面。"细雨不妨游",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出即使细雨绵绵,也无损游兴,反而增添了一份诗意。"轻云散若流",形象地写出云彩在雨后的飘逸,如同流水般自由自在。
"马蹄时带水",通过马蹄踏过积水的细节,展现了山间道路的湿润和宁静。"虫语似争秋",则以虫鸣声来衬托出秋天的来临,生动地刻画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骑者在山间蜿蜒小道上骑行,沿途树木环绕,仿佛被风景牵绊,而前方的酒樽似乎也融入了丘陵的景色中,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
最后两句"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诗人因山路曲折而产生距离感,但又因途中的古碑而驻足欣赏,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韵味,使得这趟旅程更具深度和内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行的景色,寓情于景,富有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