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萧寺古云间,五夜焚修昼掩关。
雪岭衣传方丈室,虎丘石点可中山。
天开罨黛成仙境,地接琉璃映佛颜。
我亦挂冠为弟子,同参肯许是耕閒。
百年萧寺古云间,五夜焚修昼掩关。
雪岭衣传方丈室,虎丘石点可中山。
天开罨黛成仙境,地接琉璃映佛颜。
我亦挂冠为弟子,同参肯许是耕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修行生活,充满了宗教与自然之美。"百年萧寺古云间"一句,既点明了时间的悠久,也勾勒出了萧寺古老、云雾缭绕的景象。紧接着"五夜焚修昼掩关",则表现出僧人日夜不懈地修炼,以及他们对外在世界的隔绝。
"雪岭衣传方丈室"中的"雪岭"形容山峰之美,而"衣传"则是佛教用语,比喻佛法如同穿越世代的衣衫,永恒不变。"虎丘石点可中山"一句,则是在描绘僧人在深山中的修行生活,这里的"虎丘"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石点"则是对禅定时刻的心境写照。
"天开罨黛成仙境,地接琉璃映佛颜"一段,则是通过对比天地的壮丽景象来形容僧人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这里的"罨黛"和"琉璃"都是美好的色彩,借以表达佛法的庄严与纯净。
最后"我亦挂冠为弟子,同参肯许是耕閒"一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愿意放下俗世的荣耀,成为僧人的弟子,与之共同修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某些士大夫对于出家为僧、追求精神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金川昔奏绩,实胜葺祗园。
事迹纪穹碣,营规缮列屯。
即今平厄鲁,更顺定花门。
允藉鹰扬勇,敢忘鸿佑恩。
造功庆维兆,嬉武戒犹存。
佛力恃奚可,人为勉应敦。
聊因观众技,便以识衷言。
怵惕外宁候,范文有至论。
我闻法华调御丈夫成道处,乃於伽耶城中菩提树。
又闻华严海会诸如来,一佛一树乃至恒沙数。
一亦非合恒沙数非离,是佛是树皆菩提。
娑罗贝多阎扶谁则见,惟有菩提之树郁葱蔚郁常依佛日生光辉。
英华之殿耸层甍,胜国莫考国初曾。
以居慈宁思斋太任笃奉佛,爰供法像延禧笃祜贻云仍。
时来瞻礼意肃穆,装严宝轴相好合梵经。
或云即是北斗之七星,贝帙一一名可徵。
菩提七树森列庭,是诚不可思议标祥祯。
枝枝叶叶数无万,如斯无万数,绳绳继继永世绵皇清。
旧时人不见,谁慰此、可怜宵。
且玉蒜帘垂,珠兰鬓卸,银粟灯挑。
高楼雁声递过,带凉边、愁梦去迢迢。
一百里江东下,奈堪柳悴芦凋。画桥。那度送征桡。
天末一萍漂。问甚日重逢,分筹赌酿,选局评箫。
三更四更又过,尚残蛩、月角语烟苕。
雨僽风僝时节,坐来一样清寥。
衾独梦都稀,灯残夜知尽。可怜花病人病。
风峭烟凄霜还紧。眠未妥,起偏慵,妆又困。
帘卷复垂帘,惊心乱红损。不知飘远飘近。
搅著杨花去无准。游燕断,宿鸦空,啼鹃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