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
《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古风

暝色复已夕,雨声全未疏。

掩关颇嗜卧,篝灯空照书。

点滴闻瓦沟,决溜鸣阶渠。

试作华屋想,未减严城居。

大江汹波浪,旷野风号呼。

那知三家村,有此一腐儒。

是身在宇宙,何适非蘧庐。

陵谷傥迁变,楼观皆空虚。

安心无秘法,绝念忘畏途。

生死尚可处,此境固有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sānzhǐhòuzuò
sòng / zhāngyuángān

míngshēngquánwèishū

yǎnguānshìgōudēngkōngzhàoshū

diǎnwéngōujuéliūmíngjiē

shìzuòhuáxiǎngwèijiǎnyánchéng

jiāngxiōnglàngkuàngfēnghào

zhīsānjiācūnyǒu

shìshēnzàizhòushìfēi

língtǎngqiānbiànlóuguānjiēkōng

ānxīnjuéniànwàngwèi

shēngshàngchùjìngyǒu

注释
暝色:夜晚的暗淡色彩。
复:再次。
疏:稀疏。
掩关:关闭门户。
篝灯:手持火把或油灯。
瓦沟:屋顶上的排水沟。
决溜:水流急泻。
华屋:华丽的房屋。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市。
旷野:空旷的野外。
腐儒:穷困的读书人。
蘧庐:寓所,暂居之处。
陵谷:山陵和山谷,比喻世事变迁。
楼观:楼台亭阁。
秘法:神秘的法门。
绝念:断绝杂念。
畏途:畏惧的道路,指人生困境。
生死:生与死。
馀:剩余,余裕。
翻译
夜幕再次降临,雨声依然密集。
我关上门,喜欢静卧,只有灯火照亮书卷。
雨点滴滴答答打在瓦沟,水流从台阶的水槽中潺潺流下。
试图想象华丽的房屋,但内心对简朴生活并无减少。
大江上波涛汹涌,野外风声凄厉呼啸。
谁能想到在这三家村,会有这样一个穷酸的读书人。
身处这广袤宇宙,何处不是暂居之所。
山河或许会变迁,楼阁终将成空。
无需寻找安心之法,抛却忧虑,忘记畏惧。
面对生死还能坦然,这样的境地仍有所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屋内听着雨声,点滴答响于瓦沟和阶渠之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通过对比华屋与严城居,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那知三家村,有此一腐儒" 这句话表明诗人虽身处尘嚣,但心灵独立,不为外界所动摇。"陵谷傥迁变,楼观皆空虚"则是说外在环境的变化对诗人的内心世界没有影响,因为他的内心已经达到了一种宁静和空明的状态。

最后两句 "安心无秘法,绝念忘畏途" 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修养而达到一种超然的心境,不再被世俗烦恼所困扰。全诗流露出一种高洁脱俗、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境界,是宋代文人特有的风雅与清逸。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挽陈天华姚宏业联

骇浪惊涛,先生去矣,枪林弹雨,吾辈当之,为其易,为其难,维死可生生可死;

衡云湘树,魂兮归来,沅芷澧兰,人如可作,同此心,同此理,以歌当哭哭当歌。

(0)

集句联

明月自来还自去;暂时相赏莫相违。

(0)

题齐河县分司壁联

赵鹤方剪羽翼;江潮又起风波。

(0)

题画兰

众芳各自媚,惟兰傲幽独。

与世谁相知,奇石与古木。

(0)

豫章行

豫章寿千岁,奇村隐深岩。

悬厓数千仞,绝壁界飞湍。

猿猱讵能攀,何况斧与斤。

轮□泽云气,霜霰无改颜。

日月隐出入,若木相支撑。

神物不屡见,蛰龙蟠其根。

顷宫及阿房,雕斲穷轮般。

写材巴蜀罄,楩楠赭南山。

工师梯断壑,腰絙通以梁。

风雷辄拒之,虎豹绝来辕。

辍斤每中返,终老卧嵁岩。

岂惜根株离,致身亮有端。

不遇明堂时,良栋非所堪。

(0)

湖上竹枝词十一首·其二

荷叶贴波藕出泥,侬家正住藕花西。

郎来若记门前柳,鸦在向西枝上啼。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