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这是一首描写农耕与渔夫生活的诗句,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劳作场景的丰收状态,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深刻感慨。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这两句话分别描绘了农田和江河两种不同的生产现象。"土旷深耕少"指的是土地开垦广阔却收成稀少,可能是由于天气或其他自然条件的不利,而导致农业生产的低产出;而"江平远钓多"则形容了江河宽阔且渔获丰厚,表明渔业的繁荣。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可能是在暗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言。"生平皆弃本"意味着在一生的历程中,无论是哪种职业或生活方式,都有可能放弃最初的追求和理想;而"金革竟如何"则是在问及功名利禄这些世俗追求,最终又能得到什么。这里的"金革"通常指的是军事征战带来的荣耀,但在这句话中,它更多地象征着权力、地位和物质财富。诗人通过这样的自问,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深刻追问。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农耕与渔夫生活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功名易逝以及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是一段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字。
乌回山下寺,闲抱一琴游。
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
持书谁送酒,怀古独凭楼。
想尔西风里,绕篱吟未休。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
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
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
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
燕子不归来,风絮乱吹帘竹。
误文姬、凝望久,心事想劳频卜。
但门掩黄昏,数声啼鴂,又唤起、相思一掬。
冰条木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彷佛玉容明灭。
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
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
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