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七天运》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七天运》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

天运地处,孰居无事。日月推行,雨风披吹。

此皆自然,万一无二。古皇顺之,九雒呈瑞。

乐奏咸池,仁满天地。流光其声,蛰虫起寐。

始闻若惊,终闻若醉。使世兼忘,不言所利。

此虽帝德,犹全道秘。失德而仁,失仁而义。

南行望北,冥山远眦。刍狗再陈,蘧庐久寄。

三五之法,同矜于治。橘柚柤梨,皆人所嗜。

人之不同,与时日异。周服衣猿,猿必尽弃。

学施矉里,里必深避。推舟于陆,百手徒瘁。

天门弗开,四方易位。民亲乃离,盗杀转炽。

相姬师孔,未易民志。道本无名,名则公器。

多求愈惑,私取亦忌。六经陈迹,干戈反詈。

神龙渊嘿,白鹢交视。乌鹊孺鱼,传沬相遗。

细要化螟,有弟兄泪。凡今之人,恶知古意。

谁息谁消,其民总劓。举世无席,先王独睡。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名为《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的第七章《天运》,通过四言的形式,探讨了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道德、仁义、权力与混乱之间的复杂互动。

诗中首先描绘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如日月的运行、风雨的吹拂,强调这些现象都是自然法则的体现,不可违背。接着,诗人提到古代帝王顺应自然规律,使得国家繁荣昌盛,仁爱遍布天地,万物得以生长,甚至蛰虫也因之苏醒。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与权力的相对性,指出在道德缺失时,仁义成为新的追求目标;反之,在仁义失去后,权力和利益成为主导。这种道德与权力的交替,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随后,诗中通过“南行望北”、“冥山远眦”等形象描绘,隐喻了社会秩序的颠倒与混乱,以及个体在这样的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诗人还提到了“刍狗再陈”、“蘧庐久寄”等比喻,暗示了社会变迁中个体身份与地位的不稳定。

最后,诗人反思了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指出人们往往难以理解古人留下的智慧与道德准则,社会整体似乎失去了方向,道德沦丧,暴力横行。诗中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深刻地探讨了自然与社会、道德与权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白头吟

弹却眼中泪,自唱白头吟。

借君向时耳,明妾今朝心。

身苦尚可忍,心苦不可禁。

妾心似妾镜,对景长相寻。

君心似君琴,转手成别音。

失身妾命薄,轻身妾恨深。

再唱白头吟,击碎青玉簪。

(0)

程显学挽词二首·其一

卓荦千人杰,飞腾四十秋。

才应有馀刃,事不见全牛。

持节半诸道,分符知几州。

终遗搢绅恨,不作富民侯。

(0)

晚眺二首·其一

秋色澹脩渚,夕光明小楼。

溪虚烟漠漠,天迥雁悠悠。

短发存堪数,黄花插自羞。

青山本无事,敛黛为谁忧。

(0)

周希父赋梅次韵三首·其一

村舍江南雪意迟,月边初破两三枝。

输他一点先传得,回首千花总后期。

春事循环宁有尽,岁华晼晚漫多悲。

君诗到眼如图画,写出行人立马时。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八十一杨子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

谆谆爱日语,杨氏岂欺予。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五五解叔谦

胆医颜母疾,藤疗解亲风。

忽不见童子,俄然失老公。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