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是花朝,地是姑苏,天又新晴。
见参差画鹢,红栏粉幔,娇娆飞燕,翠袖银筝。
众里一人,悄焉自惜,出匣圆冰响一声。
玲珑甚,为绿窗浸水,觑得分明。酒潮潋滟初生。
便周昉丹青写不成。
正画眉桥畔,簸钱年纪,茨菰湾后,撩鬓心情。
百幅鹅黄,半篙莺脰,碧浪东吴处处平。
谁藏取,又一轮春水,纤笋斜擎。
节是花朝,地是姑苏,天又新晴。
见参差画鹢,红栏粉幔,娇娆飞燕,翠袖银筝。
众里一人,悄焉自惜,出匣圆冰响一声。
玲珑甚,为绿窗浸水,觑得分明。酒潮潋滟初生。
便周昉丹青写不成。
正画眉桥畔,簸钱年纪,茨菰湾后,撩鬓心情。
百幅鹅黄,半篙莺脰,碧浪东吴处处平。
谁藏取,又一轮春水,纤笋斜擎。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景致的描绘。词人以舟行枫桥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
首先,“节是花朝,地是姑苏”,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花朝时节,苏州城中,春意盎然。接着,“天又新晴”一句,既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心情的愉悦。
“见参差画鹢,红栏粉幔,娇娆飞燕,翠袖银筝。”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船上的装饰与音乐,以及周围环境的生机与美感。“众里一人,悄焉自惜,出匣圆冰响一声,玲珑甚,为绿窗浸水,觑得分明。”这里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还通过“绿窗浸水”的细节,表现了女子的细腻与敏感。
“酒潮潋滟初生,便周昉丹青写不成。”酒香四溢,如同周昉的丹青画作,难以描绘其美。“正画眉桥畔,簸钱年纪,茨菰湾后,撩鬓心情。”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年龄的描述,展现了女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百幅鹅黄,半篙莺脰,碧浪东吴处处平。”鹅黄的衣裳,莺脰的轻盈,碧波荡漾,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谁藏取,又一轮春水,纤笋斜擎。”以问句结尾,仿佛在询问着隐藏在春水中的秘密,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与人物的情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作品。
山中枯树根,偃蹇蚀风雨。
久与土气亲,生意于焉聚。
随手植花草,蕃息如出土。
月下垂朱实,春罗剪红缕。
或苔如错绣,或藤如结羽。
纷然灿成致,位置疑有谱。
吾画能写生,写生不写形。
此景良可惜,吾手亦不轻。
以画易此景,请言平不平。
世人不贵真,贵假贵其名。
吾画能不朽,此景有衰荣。
莫言常住物,只许供山僧。
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
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
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
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
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
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
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
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翩翩羽林儿,少学龙虎韬。
膂力过贲育,英风拥行旄。
展艺万人欢,上马盘弓韬。
怒挥鲁阳戈,倒刺寒潭蛟。
腰县繁弱弓,仰射太行猱。
北出雁门塞,从军树奇劳。
占辔李轻车,应募霍嫖姚。
羽檄动边序,烽火无昏朝。
分兵救广武,转战龙城郊。
投鞭瀚海浑,结阵阴山高。
朝擒左贤王,暮捣单于巢。
拓塞亘万里,夺旗列千遭。
边霜飞玉关,汉月照银袍。
疾风彯云斿,黄沙惊马镳。
天寒角筋劲,堕指如剪蒿。
岂不怀金闺,畏此简书遥。
仗义报明主,杀身诚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