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送君时,衔杯动客思。
青春堪作侣,好景且留诗。
陇月千山隔,乡心一雁知。
高堂问消息,休道鬓如丝。
折柳送君时,衔杯动客思。
青春堪作侣,好景且留诗。
陇月千山隔,乡心一雁知。
高堂问消息,休道鬓如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温纯所作的《送子仪还里》。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句“折柳送君时”,以折柳相赠的传统习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柳树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折柳相赠寓意着对友人的祝福与牵挂。
“衔杯动客思”一句,通过饮酒的动作,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感伤情绪。酒在古代常常与离别、相聚、思念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此时举杯不仅是为了欢聚,更是为了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青春堪作侣,好景且留诗”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归乡后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当前时光的珍惜。青春年华可以成为陪伴,美好的景色则可以用诗歌来记录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热爱。
“陇月千山隔,乡心一雁知”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孤寂的画面,通过“陇月”、“千山”的广阔背景,以及“一雁”的孤独身影,形象地表现了友人归途中的思乡之情。即使路途遥远,山水阻隔,但那份深深的乡愁却如同大雁一般,能够跨越千山万水,直达彼岸。
最后,“高堂问消息,休道鬓如丝”表达了对友人父母的关心和安慰。在友人归家之际,家中长辈最关心的是他的平安与健康,因此诗人劝慰友人不必担心自己在外的艰辛,让家人放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亲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室退藏,隐几坐观,默会人间世。
惟集虚,抱一自斋心。黜聪明形骸之外。回益矣。
冥然如丧吾志,乌知礼乐非仁义。
彼造物何知,息黥补劓,徒劳巧任私智。
但忘年、忘义乐天倪。好恶情、都忘物皆齐。
鳅与鱼游,鹿与麋交,将无同异。噫。请试言之。
彼知忘此此忘而。海上多矰?,翁鸥乃、两忘机。
想蝶梦庄周,周迷蝶梦,蘧蘧自适无非己。
便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由来非马非指。
我而今、鱼兔都忘已。又岂知、筌蹄为得计。
问臧谷、亡羊何累。
塞翁得马奚喜,得失成何济,顿忘世味,箪瓢陋巷,乐以忘其忧耳。
便教有酒也忘归。任忘形、相汝相尔。
《哨遍.题坐忘斋》【元·朱晞颜】一室退藏,隐几坐观,默会人间世。惟集虚,抱一自斋心。黜聪明形骸之外。回益矣。冥然如丧吾志,乌知礼乐非仁义。彼造物何知,息黥补劓,徒劳巧任私智。但忘年、忘义乐天倪。好恶情、都忘物皆齐。鳅与鱼游,鹿与麋交,将无同异。噫。请试言之。彼知忘此此忘而。海上多矰?,翁鸥乃、两忘机。想蝶梦庄周,周迷蝶梦,蘧蘧自适无非己。便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由来非马非指。我而今、鱼兔都忘已。又岂知、筌蹄为得计。问臧谷、亡羊何累。塞翁得马奚喜,得失成何济,顿忘世味,箪瓢陋巷,乐以忘其忧耳。便教有酒也忘归。任忘形、相汝相尔。
https://shici.929r.com/shici/zvDRiPcEc3.html
山转龙泓一径深,岚烟吹润扑衣巾。
松萝掩映似无路,猿鸟往来如有人。
讲石尚存天宝字,御梅尝识建炎春。
城中遮日空西望,自与长安隔两尘。
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
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
迷楼故应不见,琼花、底事也香消。
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谁能十万更缠腰。
鹤驭尽飘飘。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
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
二十四桥明月,玉人何处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