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云舆驾六龙,东方常御太和风。
箫笳冉冉升黄道,冠剑重重拜木公。
八景云舆驾六龙,东方常御太和风。
箫笳冉冉升黄道,冠剑重重拜木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庄重的梦境景象。"八景云舆驾六龙"象征着皇帝乘坐华丽的云车,由六条神龙牵引,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和神秘力量。"东方常御太和风"暗示着皇帝在东方,常行天地间的和谐之气,体现了对皇权至高无上的尊崇。
"箫笳冉冉升黄道"描绘了音乐悠扬,随风飘荡在象征吉祥的黄道之上,增添了梦境的祥瑞气氛。"冠剑重重拜木公"则描绘了臣子们恭敬地向被称为"木公"的神祇行礼,这可能是对自然或道教中的某位尊神的敬仰,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崇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梦境的形式,展现了皇权的崇高与神秘,以及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体现了宋朝时期宫廷文化与道教思想的交融。
暑气方阑,渐云收四野,山海明霁。
凭高放目,视万里汪洋,东连无极。
廓然风浪静,屡显现、嘉祥至瑞。
大哉玄元体,澄清浩渺,浮动乾坤势。
神功圣力难量,信归墟运转,无有休息。
恢张万化,任云物飞翔,鱼龙游戏。
混融千古秀,隐三岛、十洲异域。
直待功成后,骑鲸笑傲超于彼。
牛儿性劣,奔竞无时辍。
短棒与长绳,每驱驰、牢擒痛决。
朝来暮往,久久渐调柔,芳草渡,曲江头,露卧如霜雪。
牧童闲散,无限情怀悦。
独坐古松阴,短笛弄、声悠韵噎。
重堆蓑笠,拍手笑归来,清风劲,碧天澄,现出家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