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不适意,解组遂言归。
归来复苦贫,四壁空瓶罍。
我生如孤云,八口常无依。
故人有王弘,载酒款荆扉。
怡然盼庭柯,暂复忘寒饥。
高义不可再,空樽谁与挥。
五斗不适意,解组遂言归。
归来复苦贫,四壁空瓶罍。
我生如孤云,八口常无依。
故人有王弘,载酒款荆扉。
怡然盼庭柯,暂复忘寒饥。
高义不可再,空樽谁与挥。
这首诗《和陶饮酒》由清代诗人钱士贲所作,通过描绘主人公因五斗米而感到不满,最终辞官归隐的情景,展现了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贫穷时的无奈。诗中以“孤云”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强调了“八口常无依”,突出了家庭的庞大负担。
接着,诗中提到“故人有王弘,载酒款荆扉”,这里运用了晋代名士王弘的故事,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慰藉。诗人通过朋友的来访,暂时忘记了生活的困苦,感受到了一丝安慰与快乐。“怡然盼庭柯,暂复忘寒饥”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在朋友的陪伴下,诗人暂时忘却了生活的艰辛与饥饿,心情得到了短暂的放松与愉悦。
然而,“高义不可再,空樽谁与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高尚情操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再次陷入困境的担忧。诗人在享受友情带来的片刻欢愉之后,意识到这种高洁的友谊难以再次拥有,空留酒杯无人共饮,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和陶饮酒》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友情的渴望,以及在现实压力面前的无力感,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连霖启秋期,金气晨已兆。
溪云合余阴,水霞相照耀。
登舻泛凉飙,乘流驾奔峭。
回波荡尘襟,青山列远眺。
蒲菼迷森沉,菱荷争窈窕。
沙明众女浣,潭净孤渔啸。
端居积百忧,暂出窥众妙。
好爵岂不怀,卫生乃其要。
寄谢沧海人,予亦堪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