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毛郑号精专,未必风人意果然。
犬彘不吞舒亶唾,岂堪与世作诗笺。
区区毛郑号精专,未必风人意果然。
犬彘不吞舒亶唾,岂堪与世作诗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病后访梅九绝》(其三),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在病愈后独自踏访梅花的情景和心境。诗中的“区区毛郑号精专,未必风人意果然”表达了对名士风流不及时之感慨,认为即便是当年的毛泽东、郑成功等人,如今也难以与他们相提并论,反映出诗人对于名士风范的怀念和自我的渺小。接着“犬彘不吞舒亶唾,岂堪与世作诗笺”则描绘了诗人面对梅花时的内心世界,虽然狗咬梅枝,不破其骨,亦即便是最粗暴的事物也不愿损害这高洁之物,但在这个场景下,诗人却感到自己写出的诗句也许连作为书信封套的诗笺都不如,这是一种自谦和对自身才华不够自信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独访,抒发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时代变迁以及生命渺小等多重感慨。语言简洁而深刻,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内敛与含蓄特点,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愁和无奈,是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一种复杂情感流露。
张君上疏归来早,画笔犹为当世宝。
向来得意写龙媒,云雾晦冥雷电扫。
青丝络辔御者谁,却忆唐官初进时。
万里来从沙漠道,九衢翻动雪霜蹄。
当时天子惜良马,亦命韩生作图画。
只今閒却两青骢,春草春风在原野。
平生寡嗜欲,所好在吟诗。
朝夕吟不已,鬓边已成丝。
幼女颇解事,长跪陈戒辞。
吟止适情性,勿使精神疲。
深感吾女言,而我乐在兹。
一日不吟咏,满怀动忧思。
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春风入庭院,花阴满前墀。
清兴不可遏,把笔更须题。
天行本无停,一息可万里。
人学法乎天,乾乾讵能已。
譬如欲为山,初焉覆一篑。
岂暇计岁功,未成安可止。
一朝成高山,万古蓄元气。
云雾含氤氲,松柏蔼苍翠。
庙堂需栋梁,风雨资大庇。
未成一篑者,视此宁不愧。
伟哉学山翁,善学足继志。
罔俾眉山人,专美假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