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粘枯树闹饥鸦,载酒过门问小车。
屐齿每嫌穿碧玉,陶铛端欲煮琼花。
剡中夜舫殊堪画,驴背诗情却到家。
老我都城兴无限,那钱买醉不藏叉。
絮粘枯树闹饥鸦,载酒过门问小车。
屐齿每嫌穿碧玉,陶铛端欲煮琼花。
剡中夜舫殊堪画,驴背诗情却到家。
老我都城兴无限,那钱买醉不藏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中访友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文人雅趣。首句“絮粘枯树闹饥鸦”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冬日荒凉之景,雪花粘在枯树上,乌鸦在寒冷中觅食,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载酒过门问小车”,诗人携酒拜访友人,显示出其率性而为、乐于交友的性格。
“屐齿每嫌穿碧玉,陶铛端欲煮琼花”两句运用比喻,将雪地比作碧玉,将雪比作琼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景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屐齿”指鞋底,这里用来形容雪地的足迹;“陶铛”即陶制的锅,诗人想象着用它来煮雪中的琼花,既体现了他对雪景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致情趣。
“剡中夜舫殊堪画,驴背诗情却到家”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享受。他想象着在剡溪的夜晚乘船游玩,画面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即使是在旅途中,诗人的灵感也能激发,诗意流淌,仿佛家的感觉就在心中。
最后,“老我都城兴无限,那钱买醉不藏叉”表达了诗人对都城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即使在年老之时,仍能从中找到无尽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并非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富足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艺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
阑干十二东风外,春藏画楼鸳琐。
蜡炬光浓,氍毹坐软,宝鼎旋培沉火。玻璃盏大。
但有酒须倾,有歌须和。剧饮淋浪,万金良夜虚过。
中年情绪易恶,风流青镜里,销减些个。
闽雨程赊,吴云驿远,别恨料应如我。先拚醉卧。
任杨柳烟销,海棠月堕。明日江头,倩谁留画舸。
烟雨轻阴,庭院悄寒,晴意难准。
社前燕子归来,恰换一番花信。
春光全在,杏花红闹枝头,双鸾衔上金钗鬓。
待到尽开时,又胭脂成粉。堪恨。
西园扑蝶人间,芳径踏青鞋润。
帘影愔愔、竟日瞢胜如困。
惜花中酒,寻常过了年年,情多那得离愁尽。
翠被不成温,满薰篝兰烬。
满纸龙鸾,浑压倒、来禽青李。
黄绢好、朝吟暮玩,爱之无已。
玉刻来从千载上,宝珠出自重渊底。
每相逢慰淡相于,如君几。无所见,哗然毁。
安所有,同然喜。赖多情问我,病欤贫耳。
一寸灰心寒欲尽,数茎绿发愁难理。
说青帘高处有仙乡,无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