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十二东风外,春藏画楼鸳琐。
蜡炬光浓,氍毹坐软,宝鼎旋培沉火。玻璃盏大。
但有酒须倾,有歌须和。剧饮淋浪,万金良夜虚过。
中年情绪易恶,风流青镜里,销减些个。
闽雨程赊,吴云驿远,别恨料应如我。先拚醉卧。
任杨柳烟销,海棠月堕。明日江头,倩谁留画舸。
阑干十二东风外,春藏画楼鸳琐。
蜡炬光浓,氍毹坐软,宝鼎旋培沉火。玻璃盏大。
但有酒须倾,有歌须和。剧饮淋浪,万金良夜虚过。
中年情绪易恶,风流青镜里,销减些个。
闽雨程赊,吴云驿远,别恨料应如我。先拚醉卧。
任杨柳烟销,海棠月堕。明日江头,倩谁留画舸。
这首元代张翥的《齐天乐》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画面。词人站在阑干之外,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画楼中的鸳鸯图案显得温馨而隐秘。蜡烛燃烧着明亮的光芒,地毯柔软,宝鼎中的香火缭绕,气氛热烈。大玻璃盏盛满美酒,人们开怀畅饮,歌声与笑声交织,尽情享受这珍贵的夜晚。
然而,词人心中却涌上中年的情绪,镜中的自己似乎已不如往昔风流,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消磨。远方的闽地雨程漫长,吴地的驿站遥远,离别的愁绪如同词人一般深重。他决定借酒浇愁,任凭杨柳轻烟消散,海棠月下坠,沉浸在这醉乡之中。
最后,词人期待着明天江边的景色,无人能留住即将离去的画船,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苦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春夜的欢乐,又有中年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