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窗开四面,陡觉薄寒侵。
桂树连城暗,松涛压殿阴。
山川馀霸气,风雨壮诗心。
谒罢谢公象,怆然感古今。
轩窗开四面,陡觉薄寒侵。
桂树连城暗,松涛压殿阴。
山川馀霸气,风雨壮诗心。
谒罢谢公象,怆然感古今。
这首清代诗人曾懿的《魏小兰姊邀游桂湖谒谢公遗像(其二)》描绘了诗人游览桂湖时的感受。首句“轩窗开四面”展现了开阔的视野,窗户四敞,让人心境开阔。然而,“陡觉薄寒侵”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冷,透露出一丝秋意。
接下来两句“桂树连城暗,松涛压殿阴”,通过桂树的浓密和松涛的声势,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诗人借景抒怀,寓含着对先贤谢公的敬仰之情。
“山川馀霸气,风雨壮诗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川和风雨天气的感触,这些自然景象激发了他的诗性,使他心潮澎湃,欲以诗篇传颂历史与风骨。
最后两句“谒罢谢公象,怆然感古今”,在拜谒完谢公的遗像后,诗人内心充满感慨,既是对历史的追思,也是对个人在时空流转中对先贤精神的共鸣,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春光作花事,领略过溪上。
寒凄风雨馀,草树亦舒放。
红深海棠径,蜀锦开步障。
得酒一以醉,幽情为之畅。
主人良好事,举白欣相向。
坐间多豪英,笑倒语弥壮。
归涂踏微潦,满目列青嶂。
顾予何为者,追随生怅望。
僧逃寺已摧,唯馀旧堂殿。
颠倒但土木,彷佛昔所见。
山寒少阳燄,崖冷尽冰线。
曾无五六年,骤觉荒凉变。
遗基尚可登,一滴泉自溅。
忆昨淳熙秋,诸老所闲燕。
晦庵持节归,行李自畿甸。
来访吾翁庐,翁出成饮饯。
因约徐衡仲,西风过游衍。
辛师倏然至,载酒具殽膳。
四人语笑处,识者知叹羡。
摩挲题字在,苔藓忽侵遍。
壬寅到庚申,风景过如箭。
惊心半存没,历览步徐转。
回思劝耕地,尝著郡侯宴。
今亦不能来,草木漫葱茜。
人间之废坏,物力费营缮。
不如姑付之,猿鸟自啼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