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孙郎中》
《赠孙郎中》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江潮夜涨北风恶,双橹喜逢溪岸泊。

桂阳史君贤故人,借问慇勤吏来数。

浮桥倾危暗难渡,静枕不眠听晓角。

平明自笑仆乘无,破帽赤髯行踸踔。

袖持漫刺前起居,屡叹穷愁手频握。

婴儿连死瘦妻卧,病骨尚遭谗喙喙。

壮志消尽同寒灰,生事无涯委藜藿。

男儿有命何足论,斗酒贳衣评旧学。

爱君新篇溢千楮,突兀寒宵见南岳。

龙蛇千丈老松杉,霹雳一声挥电雹。

岂宜偃蹇处郎曹,固合透迤步台阁。

天子聪明继尧舜,庙堂论道皆伊霍。

拔茅连茹收时才,尺寸高卑应不错。

君驰亨路鹗横秋,我困污泥龟缩壳。

(0)
鉴赏

此诗《赠孙郎中》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描绘江潮、北风、破帽、赤髯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江潮夜涨北风恶”,以夜潮高涨与凛冽北风相衬,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波折。接着“双橹喜逢溪岸泊”一转,双橹在溪边停泊,似乎在寻找避风港,象征着在困境中找到一丝安慰与希望。

“桂阳史君贤故人,借问慇勤吏来数”两句,点出友人身份,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与怀念。友人如同贤士,前来询问,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浮桥倾危暗难渡,静枕不眠听晓角”描绘了夜晚难以过桥的景象,诗人选择静卧倾听晨钟,表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平明自笑仆乘无,破帽赤髯行踸踔”描述了清晨时分,诗人独自行走,破帽与赤髯映衬出其朴素的形象,透露出一种豁达与洒脱。

“袖持漫刺前起居,屡叹穷愁手频握”写诗人手持名片拜访,面对友人,不禁感叹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婴儿连死瘦妻卧,病骨尚遭谗喙喙”描绘了家庭的不幸,婴儿接连去世,妻子卧病在床,自己还遭受非议,展现了生活的残酷与无奈。

“壮志消尽同寒灰,生事无涯委藜藿”表达了诗人壮志已逝,生活如寒灰般冷淡,只能委身于贫贱之中。

“男儿有命何足论,斗酒贳衣评旧学”表明诗人认为个人命运不足挂齿,即使贫困,仍能饮酒自娱,评价自己的学问。

“爱君新篇溢千楮,突兀寒宵见南岳”赞美友人新作丰富,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见到南岳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龙蛇千丈老松杉,霹雳一声挥电雹”以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比喻友人的才华与气魄,如龙蛇蜿蜒的老松杉,雷鸣电闪的壮观。

“岂宜偃蹇处郎曹,固合透迤步台阁”表达了对友人不应局限于小官职,而应追求更高职位的期望。

“天子聪明继尧舜,庙堂论道皆伊霍”寄托了对友人能受到天子赏识,参与国家大事的期待。

“拔茅连茹收时才,尺寸高卑应不错”暗示友人如同被提拔的才能,无论高低都能得到恰当的使用。

“君驰亨路鹗横秋,我困污泥龟缩壳”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友人如同展翅高飞的鵞,而自己则如同困于泥泞中的乌龟,形象地展示了两人境遇的差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题梅花庄

庄后庄前千万枝,元方题扁季方诗。

何当把酒对花树,坐到参横月落时。

(0)

冬至阴雨

愆阳值岁晏,忽复层阴结。

一雨散霏微,千林共骚屑。

端居遗簿领,远意怀幽洁。

旷虑守微痾,殊方感新节。

岂伊田庐念,丘垄心摧折。

还登东领冈,瞻伫何由歇。

(0)

初秋偶题

凉风入高梧,冷翠滴幽露。

新娥欲西流,绰约一回顾。

中宵汲冰华,爽气拂庭户。

萧然视天宇,目送流萤度。

微云澹河汉,云汉亦容与。

宜搜静中境,安得此佳句。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四十二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无见,无所不见。

无知之知,是为真知。无见之见,是为真见。

(0)

初夏喜凉

季月南州雨过春,雨馀炎气即经旬。

北风一变如秋色,小屋三间喜病身。

出户燕儿矜羽化,堆盘梅子荐时新。

融峰盛夏含冰雪,安得清凉颇借人。

(0)

三妇艳诗

大妇裁雾縠,中妇牒冰练。

小妇端清景,含歌登玉殿。

丈人且徘徊,临风伤流霰。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