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之美者,见伐以直干。
岂如此君疏,犹作此郎玩。
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
平生吉甫颂,意鄙枚叔乱。
坐狂得此冷,对竹头帻岸。
尚思杀青书,充宇白虎观。
恐此愧子猷,还成倚楹叹。
东南之美者,见伐以直干。
岂如此君疏,犹作此郎玩。
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
平生吉甫颂,意鄙枚叔乱。
坐狂得此冷,对竹头帻岸。
尚思杀青书,充宇白虎观。
恐此愧子猷,还成倚楹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礼部移竹次韵李员外文叔》。诗中,诗人首先赞美了东南地区的美竹,然而这些直节之竹却被用于礼部的装饰,显得有些委屈。接着,诗人批评了这种过于繁琐的使用方式,认为这些竹子原本应该像君子一样被妥善珍视,而不是仅仅作为装饰品。诗人提到李员外可能也有同样的想法,但并未得到实现,暗示了人才的浪费。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古代贤臣如尹吉甫的敬仰,批评了那些行为庸俗之人,如枚乘,暗示了对当下社会风气的不满。他感慨自己因狂放而被冷落,只能对着竹子独自沉思,希望能有机会写出有价值的作品,如同班固在白虎观整理典籍一般。最后,诗人担心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只能倚着柱子感叹,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竹寓言,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忽视和自身才能不得施展的感慨,以及对高尚人格和学术成就的追求。
清世桃源卧闲叟,数把尘衣上山抖。
清风明月满洞岩,野草幽花遍林薮。
于四时美景良辰,邀几个良朋好友。
临清风诗几首,对明月酒数斗。
见幽花采盈手,踏野草足不蹂。
軥辀林外数声啼,麋鹿山前几回走。
吟复吟,吟成纸上风雷吼。
饮复饮,饮后衣裳绝尘垢。
大笑数声天下闻,闻者或讪亦或嗔。
一笑石榴开口频,一笑老蚌徒含珍。
一笑石季伦,倘来富贵终杀身,杀身因溺坠楼人。
一笑李斯欲固秦,焚书坑士愚黎民,东门黄犬空狺狺。
一笑吴竹庐,不肯少屈以自伸,五十弃官归隐沦。
一生忠悃无地陈,治具满怀空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