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滋味。长如醉。无聊无赖成颓废。任彷徨。任凄凉。
独立西风,莫负好秋光。半红远树兼黄绿。
无边落照青山曲。淡云峰。几千重。
一阵秋禽,没在碧天东。
愁滋味。长如醉。无聊无赖成颓废。任彷徨。任凄凉。
独立西风,莫负好秋光。半红远树兼黄绿。
无边落照青山曲。淡云峰。几千重。
一阵秋禽,没在碧天东。
这首《梅花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愁绪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开篇“愁滋味。长如醉。”便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愁苦比作长久的醉酒,形象地表达了难以排遣的忧郁情绪。接着“无聊无赖成颓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沉沦感。
“任彷徨。任凄凉。独立西风,莫负好秋光。”这一句通过“独立西风”这一典型意象,展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在秋风中徘徊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这里的“莫负好秋光”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半红远树兼黄绿。无边落照青山曲。”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秋日景象。红树、黄绿交织的树木与远处的青山,以及夕阳余晖下的景象,构成了一幅既壮丽又略带寂寥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最后,“淡云峰。几千重。一阵秋禽,没在碧天东。”以淡云、高山和秋禽为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辽阔。淡云与高山的对比,以及秋禽没入碧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
整体而言,《梅花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深秋季节特有的愁绪与美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王母过八十,而姑六十强。
共以迎春酒,兹为献寿觞。
姑来寿王母,綵服诸父行。
入门各自媚,有如三凤凰。
挟有八九雏,于姑亦称王。
王母颔姑喜,岁月暗记量。
若也初生辰,兹辰正相望。
一粲受孙子,为姑合酬将。
岁岁春风吹,为姑开北堂。
北堂姑自开,承欢均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