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洞庭渔人孙仲可》
《挽洞庭渔人孙仲可》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孙郎气压任公子,欲截长虹作钩使。

帝忧三岛逐浪翻,不遣神鳌受其饵。

归来却作王弘之,无鱼可卖称渔师。

洞庭黏天八百里,处处轻舠系酒旗。

人间限满不肯住,忽逐琴高上天去。

骊珠颗颗犹自圆,鲸背茫茫竟何处。

蹇余欲探桃花津,水远山长愁与论。

椒浆但熟且须酹,有子解唤芦中人。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挽洞庭渔人孙仲可》是一首悼念孙仲可的挽歌,同时也描绘了孙仲可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他与洞庭湖的深厚联系。首句“孙郎气压任公子”,以战国时期豪侠任公子的典故,赞美孙仲可的豪迈气概。接着,“欲截长虹作钩使”形象地展现了孙仲可的壮志和想象力。

诗中提到“帝忧三岛逐浪翻,不遣神鳌受其饵”,暗示孙仲可的才华和野心让天帝都感到不安,不愿让他轻易成功。然而,孙仲可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回归平凡,成为“王弘之”,以渔夫的身份自得其乐,反映出他的淡泊名利。

“洞庭黏天八百里,处处轻舠系酒旗”描绘了洞庭湖广阔而宁静的景象,孙仲可在此间悠然生活,酒旗飘扬,生活简朴而自在。最后,“人间限满不肯住,忽逐琴高上天去”表达了对孙仲可仙逝的惋惜,以及他超脱尘世的向往。

“骊珠颗颗犹自圆,鲸背茫茫竟何处”运用神话意象,暗示孙仲可的灵魂如骊珠般永恒,但他的身影已不知所踪。结尾处,“蹇余欲探桃花津,水远山长愁与论”,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孙仲可的怀念和对逝者无法追寻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既赞扬了孙仲可的个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庆春宫.赋豹房铜牌。牌椭圆式,长三寸有奇,一面横刻豹字七百七十五号,下镌豹形。一面刻随驾养豹官军勇士悬带此牌。盖明正德时物

银袋留模,红盔分宠,诏教字换申镌。

数记龟符,形参鸡帻,健儿徼幸朝天。

驾旋家里,虎圈辟、承恩御前。

爪牙多少,真个缠腰,一色金钱。鹰坊等此荒烟。

当道王罴,想见传宣。

打马尘埋,投龙渊出,价高客氏名笺。

幸留皮相,好摹付、宣炉后编。

寺摊评泊,休吊猎郎,且抚铜仙。

(0)

金缕曲.诸寿原广文见示所作诗词,即用集中词韵题后

蓦地逢今雨。喜相过、滔滔绪论,剧谈何絮。

铅椠丹青曾不辍,知有长恩守护。

但尔雅、虫鱼勤注。

历劫更番增浩叹,鼓鼙声、何处寻蛙怒。

诗史在,寸心苦。离忧漫向镫前诉。

雏凤来、清音正脆,替支门户。

卖赋金多供菽水,酬得先生嗜古。

讶呕出、心肝如许。

海水天风琴韵彻,刺船来、好向知音鼓。

香瓣爇,袅烟缕。

(0)

金缕曲.白门怀旧

断雁啼霜紧。溯秋风、蹇驴茸帽,萧寒庾信。

衰柳旗亭残酒在,谁与画阑同凭。

且携上、石城诗艇。

打桨六朝山翠里,旧烟波、泻尽珠帘影。

让鸥鹭,眠沙稳。围棋宾客西园盛。

访残碑、盦空宝华,绛云同烬。

欲倩四弦商妇手,弹向秋空月冷。

恐未必、流莺解听。

自分凝妆眉洗黛,晓窗寒、错怨红菱镜。

尽踏遍,蘼芜径。

(0)

齐天乐.残灯

荧荧已是无多焰,帘阴那堪风紧。

石火年光,兰膏身世,照得欢愁谁醒。铜蠡待尽。

任红蝠啼烟,苍鼯跳影。

倩女迷离,玉钗挑倦镇孤凭。华妆曾耀翠鬓。

怎春宵未度,顿怨凄冷。

单枕江船,一星野店,重叠漫郎前恨。虚堂人静。

借净土传灯,絮禅相證。莲炬金坡,谪仙诗梦警。

(0)

瑶台聚八仙.寿蛰云

天上蟾圆。金波迥、芳节惯会朋笺。

未秋吟鬓,凉意不到鸥边。

路隔仙源通紫禁,浮家胜泛五湖船。拥青编。

十年朝马,还梦钧天。依然。

承平俊赏,换花阴觅句,竹径安禅。

谁捐楚佩,心事暗托啼鹃。

兰成小园自赋,看香发、岩扃晚桂妍。

无多酒,愿镜中春驻,常斗尊前。

(0)

玉漏迟.古微丈逝世海上,读弁阳翁吊梦窗锦鲸仙去句,怆怀万端。即用其调,以当哀些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

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

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

十年心事,残鹃能道。

白头饱阅兴亡,又浅到红桑,海尘扬了。

万里吞声,凄绝杜陵愁抱。

归唱水云夜壑,料应比、人间春好。鸥梦觉。

沈沈卞峰寒照。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