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遁云山寄一椽,门临留水绿杨边。
牵茆补屋刚容膝,插棘编篱未及肩。
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
羡君清福能消受,应是前生结静缘。
肥遁云山寄一椽,门临留水绿杨边。
牵茆补屋刚容膝,插棘编篱未及肩。
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
羡君清福能消受,应是前生结静缘。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云山之间,以简陋居所为伴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肥遁云山寄一椽”,开篇即点明了隐士远离尘嚣,遁入云山深处,仅以一间小屋为栖身之所的超然姿态。接着,“门临留水绿杨边”一句,以生动的景物描写,勾勒出隐士居所旁流水潺潺、绿杨依依的清新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氛围。
“牵茆补屋刚容膝,插棘编篱未及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居住条件的简朴,以及其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茅草修补屋顶,荆棘编织篱笆,虽非富丽堂皇,却也自有一番自然之趣。而“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则展示了隐士在简陋生活中仍不忘文墨之乐和品茗之趣,将笔床置于适当位置,茶灶巧妙地连接着泉水,生活虽简,却也充满诗意。
最后,“羡君清福能消受,应是前生结静缘”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之情,认为其能够享受如此清静福气,必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全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也传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之情。
谪宦军城老更悲,近来频夜梦丹墀。
银杯乍灭心中火,金镊唯多鬓上丝。
绕院绿苔闻雁处,满庭黄叶闭门时。
故人高步云衢上,肯念前程杳未期。
不逐时人后,终年独闭关。
家中贫自乐,石上卧常闲。
坠栗添新味,寒花带老颜。
侍臣当献纳,那得到空山。
海国微茫散晓暾,郁葱佳气满乾坤。
六朝空据长江险,一统今归圣代尊。
西北诸峰连朔漠,东南众水合昆崙。
愿从吾道禧文运,再使河清俗化淳。
闲出城南禁火天,路傍骑马独摇鞭。
青松古墓伤碑碣,红杏春园羡管弦。
徒说鸊鹈膏玉剑,漫誇蚨血点铜钱。
世间尽是悠悠事,且饮韦家冷酒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