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éméishānyuèsòngshǔsēngyànzhōngjīng
táng / bái

zàidōngsānxiáshí西kànmíngyuèéméi
yuèchūéméizhàocānghǎi

rénwànchángxiāngsuí
huánglóuqiányuèhuábáizhōngjiànéméi

éméishānyuèháisòngjūnfēngchuī西dàochángān
chángāndàohéngjiǔtiān

éméishānyuèzhàoqínchuān
huángjīnshīchénggāozuòbáizhǔwěitánzhòngxuán

yúnyuèjūnféngshèngzhǔyóudānquē
zhèngāomíngmǎndōu

guīshíháinòngéméiyuè

翻译
当我在巴东三峡的时候,向西遥望明月思念峨眉山。
峨眉山的月亮升起照亮了沧海,仿佛与我万里相随陪伴。
在黄鹤楼前,月光皎洁如霜,忽然看见了来自峨眉的客人。
峨眉山的月亮继续护送你,风儿将它吹送到长安的大道上。
长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的月光照耀着秦川大地。
高贵的君王坐在黄金狮子宝座上,手持白玉麈尾深入讨论深奥的哲理。
我像浮云般滞留在吴越之地,而你遇见了圣明的君主,在丹阙游玩。
你的盛名一振,帝都为之轰动,归来时还能在峨眉山月的照耀下嬉戏。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巴东三峡时,心怀远方的明月和峨眉山的情景。月亮出现在峨眉山上,照耀着遥远的沧海,与诗人心中所思相随万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或故土的怀念之情。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的地点——黄鹤楼前,看到明亮的月光中偶遇来自峨眉山的行者,这种意外相逢增添了一份情感上的共鸣。

接下来的几句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则是诗人借助自然之力——风,把这份思念和祝愿送给远方的人,即使相隔遥远,也能通过心中的明月保持联系。

在随后的文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浮云,漂泊于吴越之间,而友人则得以游历丹阙,与圣主同行。"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声和地位的淡然,以及对峨眉山月的不离不弃。

整首诗通过对峨眉山月的反复咏叹,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个性,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念与祝福。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游雁山集景

雁山秋杪一探奇,素练千寻下雁池。

仙掌芙蓉当客耸,石梁盂钵为谁遗?

岩高月挂观音镜,洞古云生罗汉衣。

施雨神龙归太速,尚余鼻水滴清漪。

(0)

过湖

两洲相对五丈许,十里湾湾下湖水。

借问舟人谁所为,年年水落长如此。

(0)

和盛汉臣二首·其二

鹤老何年逝,遗音在士林。

诗中空见面,史外独传心。

风月襟怀远,湖山梦寐深。

愿君歌旧曲,吾谱入吾琴。

(0)

粉团

号姨骑马去朝天,淡扫蛾眉真可怜。

不识马头毬两串,也如枝上粉团团。

(0)

王母寿诗

乡里争传太母贤,世家亲是长公编。

半生辛苦流可笔,百岁荣华表暮年。

白发当尊摇凤翟,綵衣绕座拂云烟。

此时定有添筹祝,不放金陵酒似泉。

(0)

山查

如闻海鸟不宜牲,亦似山查便野生。

红后满村量雀卵,秋来偏此只风声。

对苹犬马伤孤抱,种豆迁谈少一甥。

来往细腰争窖蜜,莫须移浸与东陵。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