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净心大师住温州江心寺》
《送净心大师住温州江心寺》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万锻炉中百怨门,哲人虽往典刑存。

扫除临济实头谤,称赏黄龙的骨孙。

梦泽于菟三口视,丹山雏凤九苞文。

还乡妙曲谁能听,一笛波心两岸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送净心大师住温州江心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对净心大师高尚品德与精神追求的赞美。

首联“万锻炉中百怨门,哲人虽往典刑存”以“万锻炉”象征修炼与磨砺的过程,而“百怨门”则暗示了修行路上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哲人虽然已逝,但其留下的道德典范依然存在,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

颔联“扫除临济实头谤,称赏黄龙的骨孙”进一步赞扬净心大师,指出他能清除误解与偏见,如同扫除障碍,同时高度评价他的修为与传承,比作黄龙的后代,寓意其精神与智慧的延续。

颈联“梦泽于菟三口视,丹山雏凤九苞文”运用自然界的意象,将净心大师比作观察事物的敏锐之眼(梦泽于菟),以及拥有华丽羽毛的凤凰雏鸟,形象地描绘出其洞察力与美好品质。

尾联“还乡妙曲谁能听,一笛波心两岸闻”表达了对净心大师离去的不舍与怀念,同时暗示其精神与教诲如同美妙的音乐,即使在远离的地方也能被人们听到,展现出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净心大师品格与成就的赞美,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神追求与内在力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其离去的哀思与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绮罗香三首·其三

秋景平分,银蟾乍涌,帘幕重重低卷。

碧杜红阑,何处玉箫声缓。

况寄与、班女新愁,只合付、谢郎雕管。

恁迢遥、千里相随,萧萧落木赋情远。

天末净扫纤翳,丛桂飘来别院。晚香零乱。

稽首姮娥,谁叩广寒宫殿?

想此际、一片清光,照人间、万般恩怨。

只天涯,倦侣孤吟,画屏离思满。

(0)

鹊桥仙三首·其二

身材戍削,风姿娴娜,种向长亭千树。

见伊一缕也堪愁,何况这、青青满路。

香车谁系,征尘都遍,枉自飘烟拂露。

含情终日飐东风,转忆看、画桥飞絮。

(0)

念奴娇十一首·其六

野店传钲,任荒鸡唱尽,催人长道。

高树凉风初滴露,天际明河如扫。

衾尚余温,袖难禁冷,旅梦何曾了。

垂鞭东去,望中已满衰草。

因甚碌碌饥驱,枯荷包饭,又侧离亭帽。

双鬓飘萧搔更短,空盼上林花早。

何似骖鸾,朝真碧落,笑捐茅庐好。

名山有愿,几时得展怀抱。

(0)

除夕

一年将尽此黄昏,坐拨残炉火尚温。

六十来人今晓事,春风一夜到柴门。

(0)

赵渐翁七秩初度有诗次韵奉寿

忆昔天门曙色开,连翩并马直庐回。

高翰徼外清风播,遐寿壶中紫气来。

别圃序芳观物兴,平槎对景擅场才。

村翁许入香山社,雅祝还称北海杯。

(0)

应容庵书至使者贽诗私觌病中和答

寒林斜日动柴门,一舸遥遥入海村。

七字通名孤解后,尺书欹枕得温存。

京华消息关心远,野戍风烟望眼昏。

万里江湖分终老,平生赠处欲重论。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