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岭当年事已非,蜀山蜀水不胜悲。
后人凭吊忠魂处,共道持戈跃马时。
昔岭当年事已非,蜀山蜀水不胜悲。
后人凭吊忠魂处,共道持戈跃马时。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崇庆牧常公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其英勇事迹的追忆。首句“昔岭当年事已非”,点明时间与地点的变迁,暗示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已经远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怀念。接着,“蜀山蜀水不胜悲”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深沉的哀愁氛围,蜀地的山山水水似乎都在为崇庆牧常公的牺牲而感到悲伤。
“后人凭吊忠魂处”则转向对后世的叙述,表明人们在崇庆牧常公的墓前或纪念场所,对他忠诚勇敢的精神进行追思和悼念。最后,“共道持戈跃马时”以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崇庆牧常公英勇战斗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东有石,一段云,卧起亏蔽如舞裙。
苔痕藓晕土花绣,中有玉质黄金纹。
东海更东下,龙气何氤氲。
空闻叩牛角,旋见叱羊群。
高山深林天地隔,蓬壶方丈仙凡分。
明堂韶磬不作贡,清庙柱础殊无闻。
嗟尔东石徒纷纷,我欲携之障百川、策奇勋。
不能炼成五色文,补天妙手古所云。
补天手,东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