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沙秋日五首·其五》
《浣沙秋日五首·其五》全文
宋 / 周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清溪楼阁暮沉沉,不觉登临夜欲深。

几处捲帘催酒笛,谁家闭户捣衣砧。

一朝野雾三朝湿,十日江天九日阴。

暗喜碍人公事少,自来收拾送秋吟。

(0)
翻译
夜晚的清溪楼阁显得格外昏暗,不知不觉已至深夜。
四处传来卷帘声,催促着酒笛声响起,不知哪家已关门准备洗衣捣衣。
连续多日早晨有野雾,江天十日里有九日阴沉。
暗暗欢喜,因为公务不多,我得以自由地整理思绪,准备迎接秋天的诗篇。
注释
清溪楼阁:夜晚的清溪楼阁。
暮沉沉:昏暗。
登临:登上楼阁。
夜欲深:已至深夜。
捲帘:卷起窗帘。
催酒笛:催促饮酒的笛声。
闭户:关门。
捣衣砧:洗衣捣衣的石砧。
野雾:野外的雾气。
湿:潮湿。
江天:江边的天空。
阴:阴沉。
暗喜:暗暗欢喜。
碍人:妨碍。
公事少:公务不多。
收拾:整理思绪。
秋吟:秋天的诗篇。
鉴赏

这首宋诗《浣沙秋日五首(其五)》是周弼所作,描绘了清溪楼阁在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象。诗人通过"暮沉沉"和"夜欲深"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几处捲帘催酒笛"和"谁家闭户捣衣砧"两句,通过笛声和捣衣声,展现了秋日傍晚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人们对于季节更替的感知。

"一朝野雾三朝湿,十日江天九日阴"进一步刻画了秋日的潮湿与阴霾,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天气的连绵不断,烘托出秋意的浓厚。最后,诗人暗自欣喜因为这样的天气,公务相对减少,得以有更多时间"自来收拾送秋吟",即整理思绪,沉浸于秋天的诗意之中。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日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慨。

作者介绍

周弼
朝代: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猜你喜欢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者有为笔卦者近世肤学小子率意妄作类如此可叹也已因赋五绝·其二

吴兴松雪真奇士,书到通神逼二王。

谩有儿童誇并驾,更无弟子得升堂。

(0)

拟古九首·其八

昔闻昆山禾,结实大如黍。

一食能疗饥,再餐可轻举。

大和溢肌发,含真逐仙侣。

左盼东华君,右招西王母。

苍箓手共开,金册笑相旅。

后皇降嘉种,宁遣同宿莽。

杲杲晨出日,祁祁载阴雨。

煦被非一朝,长此千万古。

(0)

小峰当玉泉院前道士云此白鹤峰也昔金仙宫主始居于此因玄宗迹之遂跨鹤飞上上方峰故名

金仙曾此栖,必有奇胜处。

我初入山口,意向三峰注。

还时气萧飒,只可亭中住。

神凝目力聚,并上峰头去。

流云忽相知,油然满峰树。

(0)

秋日

百事年来尽懒为,闭门高卧动经时。

秋来深悟芭蕉喻,岁暮聊吟蟋蟀诗。

巷陌草深人住少,湖田水没雁来迟。

人生意无贫贱,尊酒鲈鱼且自持。

(0)

村中晚兴

微吟循清流,长眺际遥缡。

山秋云气深,野晚日色浅。

危柯凉似振,时稼熟初偃。

一念故林居,情随飞鸟远。

(0)

后和陶诗·其十四和刘柴桑

昔我去乡里,所至辄踌躇。

踌躇何所叹,华屋无人居。

父老向我言,往往卿相庐。

存者日颓弊,余已成丘墟。

亦有良田畴,岁久不菑畬。

先人始创业,艰难亦勤劬。

不谓数世后,子孙亦已无。

我谓老父言,其人非二疏。

卖金趣供具,此外奚所须。

我躬谅不阅,身后欲何处。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