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竹心道人赋绿猗堂》
《为竹心道人赋绿猗堂》全文
明 / 守仁   形式: 古风

竹心老人心爱竹,赤手栽成万竿玉。

古色猗猗映翠帘,金影疏疏坠秋屋。

满天明月子乔笙,半窗凉雨官奴烛。

老人积书如积金,竹边每置三千牍。

开门日日问平安,呼酒时时饮新绿。

倚醉长歌淇澳篇,驱愁不买玲珑曲。

大儿方辞吏部郎,小儿未食官家禄。

传家清事托吟编,阅世閒情付棋局。

媚人何物琉璃瓶,披襟晒我琅玕腹。

孤筇有客扣青扉,一笑下阶迎健足。

锦章烂出五色云,快目不辞三过读。

铁翁仙游艾翁老,惆怅何由继华躅。

我本山林厌尘俗,食笋也知胜食肉。

说尽眉山玉版禅,更待春雷动幽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竹心”的道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与生活态度。诗中以竹子为线索,串联起道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

首句“竹心老人心爱竹”,点明了主题,竹子成为了老人情感寄托的对象。接着,“赤手栽成万竿玉”描绘了老人亲手种植竹子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珍贵与老人的辛勤付出。随后,“古色猗猗映翠帘,金影疏疏坠秋屋”两句,通过色彩与光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展现了竹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美丽。

“满天明月子乔笙,半窗凉雨官奴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与自然、生活的和谐共处,以及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如夜晚的音乐与雨夜的陪伴。接下来,“老人积书如积金,竹边每置三千牍”则展示了竹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竹简作为古代书写材料,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积累。

“开门日日问平安,呼酒时时饮新绿”两句,体现了道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对竹子的喜爱。接下来,“倚醉长歌淇澳篇,驱愁不买玲珑曲”则表达了道人在竹子的陪伴下,能够忘却烦恼,享受生活的乐趣。

“大儿方辞吏部郎,小儿未食官家禄”两句,通过家庭成员的描述,展现了道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最后,“传家清事托吟编,阅世閒情付棋局”两句,总结了道人通过诗歌与棋艺来传承家风、表达人生哲理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不仅展现了道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也反映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生活、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作者介绍

守仁
朝代:明

明僧。浙江富阳人,字一初,号梦观。发迹于四川延宁寺。后住持灵隐寺。洪武十五年被征,授僧录司右讲经,升任右普世。能诗。有《梦观集》。
猜你喜欢

桂枝香·其三次荆公韵,寄郭侍郎浅斋

登楼纵目。正云黯长空,天地凝肃。

遥想金陵佳丽,锦围绣簇。

玄武湖头司寇第,对三山、天外横矗。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春游兴足。念昔日、杏园追逐。

叹南北萍踪,音书断续。白首还山,高谊每惭虚辱。

岁晚江湖冰雪后,喜岩下、桂枝仍绿。

寄语浅翁,好怀都付,白鸥园曲。

(0)

满庭芳·其四赏盆荷,次李蒲汀韵

宝墨楼前,赐麟堂畔,盆荷初放仙葩。

翠盘擎玉,红艳夺朝霞。

的的明妆映水,迎风处、旖旎堪夸。

午梦醒,湘帘半卷,清馥透窗纱。

玉堂秋梦好,谢池吟草,淹笔生花。

把新词写就,柬寄东家。

我爱红衣渐褪,碧房内、玉子交加。

更阶前,槐黄桂绿,次第到兰芽。

(0)

减字木兰花·其十三送岑蒲谷少参

南宫粉署。文彩当年声已著。西省薇垣。

方岳人称德业尊。林泉衰老。两度相逢情话好。

春日江头。折柳何堪送去舟。

(0)

沁园春·其三十别车两泉侍御

骢马翩翩,荐冠矗矗,丰采超群。

记阊阖排云,当年封事,楼台得月,此夜清尊。

旧话偏长,好怀难尽,笑口平生得共君。

灵峰麓,喜谩劳车马,特驻柴门。五云北望天阍。

正迢递、江湖引梦魂。

念老我余龄,自宜田野,看君壮气,久负经纶。

边塞烟氛,闾阎疲瘵,须向明廷仔细论。

兹行好,愿匡扶圣主,早建奇勋。

(0)

沁园春·其三送刘侍御佥宪闽臬

白日青天,绣衣骢马,归自钱塘。

正快睹中台,法星明润,忽看南徼,宪节回翔。

碧海三山,武夷九曲,迢递风烟接故乡。

怜君处,仙帆秋水,那得相将。嗟予素食朝堂。

畏满目、波涛日夜狂。

念相业无成,鬓毛先老,君恩未报,身世都忘。

按辔观风,停车问俗,好为闾阎作主张。

秋空里,尚远瞻雕鹗,横击豺狼。

(0)

水调歌头·其十答黄致斋论学

太极原无象,梦觉亦非关。

天性浑然心地,定静自能安。

只为一团私欲,便有许多驰逐,长往不知还。

洪炉难着雪,点铁要须丹。叹言湮,嗟教弛,慨经残。

可怪支离末学,弃实尚虚闲。

须辨小人君子,方识霸图王道,水火异炎寒。

斯文天未丧,万古仰尼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