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秋色垂垂老,九日寒花处处同。
落帽何人羞短发,危台向晚易高风。
黄云万顷峰峦下,白雪几声宵汉中。
陌上行人尽回首,使君开宴在层空。
一年秋色垂垂老,九日寒花处处同。
落帽何人羞短发,危台向晚易高风。
黄云万顷峰峦下,白雪几声宵汉中。
陌上行人尽回首,使君开宴在层空。
这首宋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九月重阳节的景象,诗人黄公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逝和个人感慨。首句“一年秋色垂垂老”,寓言般地表达了岁月如流,年华老去的感叹。接着,“九日寒花处处同”点出重阳赏菊的习俗,寒花虽美,却难掩诗人内心的孤寂。
“落帽何人羞短发”引用了东晋孟嘉落帽的故事,暗示自己对年华易逝的自嘲,同时借以表达对陆使君宴请的感激,因为有人能共度佳节。后两句“危台向晚易高风”描绘了傍晚时分,登高望远,凉风习习,更添了几分凄清之意。
“黄云万顷峰峦下,白雪几声宵汉中”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又融入了孤独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远方的思念。最后一句“陌上行人尽回首,使君开宴在层空”,通过写路上行人的回头,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宴席的向往和对诗人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欢乐的满足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不失豪放的特点。
娟娟□月可庭方。
窗户进新凉。
美人为我歌新曲,翻身调、韵超出宫商。
犀箸细敲,花瓷清响,馀韵绕红梁。
风流难似我清狂。
随处占烟光。
怜君语带京华样,纵娇软、不似吴邦。
拚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
晓来烟露重,为重阳、增胜致。
记一年好处,无似此天气。
东篱白衣至,南陌芳筵启。
风流曾未远,登临都在眼底。
人生如寄。
谩把茱萸看子细。
击节听高歌,痛饮莫辞醉。
乌帽任教,颠倒风里坠。
黄花明日,纵好无情味。
南州初会遇。
记惺惺、说底语。
而今精神□,倾下越风措。
雍门人独夜,客舍停杯处。
馀香应未泯,凭君重唱金缕。
移宫易羽。
纵有离愁休怨诉。
客里□凄凉,怕听断肠句。
情山曲海,君已心相许。
骖鸾乘月,正好同归去。